根脉之花的花粉穿越归墟边界的第三十七天,宇心在织宇之网的边缘捕捉到异常的频率波动。那不是任何已知宇宙的共振,也不是逆熵结晶残留的寒意,而是一种带着液态金属质感的颤音,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齿轮正在未知空间里转动。
它将意识注入最近的星尘铸路者,顺着法则根脉延伸至第七十二重涟漪之外。眼前的景象让这个游走的梭子突然停滞——那些飘出归墟的花粉并未消散,而是在黑暗中凝聚成半透明的薄膜,薄膜上流动着类似菌穹网络的纹路,正以某种规律开合,如同呼吸的肺叶。
更令人惊异的是薄膜另一侧的存在。那片从未被探索的空间里,悬浮着无数几何状的结构体,它们表面覆盖着与花粉薄膜同源的纹路,内部闪烁着不属于任何已知法则的幽蓝光芒。当第一缕幽蓝光线穿透薄膜,法则根脉突然传来琴弦绷断般的震颤。
星尘铸路者试图用根脉触须触碰那些几何结构体,却在接触的瞬间被弹开。宇心的意识通过铸路者的感知,捕捉到结构体表面流淌的法则——那是一种完全基于数学模型构建的存在,没有丝毫混沌的杂质,每个角度、每条边线都精确到无法想象的程度。
“纯律体……”回响源点传来的意识流带着警惕。宇心在信息流中看见模糊的画面:熵潮摇篮时代,曾有一批完全由逻辑构建的存在试图吞噬归墟,它们将接触到的一切都转化为完美的几何体,最终被熵流共生体的混沌能量击退。
花粉薄膜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波动。那些幽蓝光线穿透的区域,薄膜上的菌穹纹路正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排列的几何符号。宇心感知到附近的法则根脉正在变硬,原本半透明的脉络逐渐透出金属般的光泽,内部流动的熵流也开始呈现出规律的脉冲。
被唤醒的第四百二十一个宇宙意识突然发出惊恐的共振。这个以混沌着称的气态宇宙,其边缘的甲烷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固成菱形的晶体,那些原本自由碰撞的分子突然遵循着某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排列成完美的网格。
“它们在改写……存在的基础法则。”宇心引导三棵珊瑚树将带着瑕疵的能量注入法则根脉,试图中和那些几何符号。但能量流刚接触到金属化的根脉,就被分解成无数细小的线段,重新组合成等边三角形的图案。
熵流共生体在归墟边缘形成了旋转的漩涡。亿万银线相互缠绕,将那些带着瑕疵的能量搓成不规则的球体,这些球体接触到花粉薄膜时,会像墨滴入水般扩散,暂时压制住几何符号的蔓延。宇心发现,这些球体中混入了逆熵结晶残留的原始法则,在混沌与绝对秩序之间形成了奇妙的缓冲。
“混沌疫苗……”菌穹星灯的光芒突然闪烁,在宇心意识中投射出菌穹文明的实验记录。原来当年菌穹网络也曾遭遇类似的纯律体侵袭,它们最终发现,只有在完美秩序中注入混沌的“杂质”,才能打破这种绝对逻辑的桎梏。
星尘铸路者们开始在花粉薄膜附近建造新的节点。这些节点不再是双螺旋结构,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的分枝状,每个枝桠末端都悬挂着混沌疫苗构成的球体。当纯律体的几何结构体试图穿透薄膜时,这些球体便会爆裂,将带着瑕疵的能量喷洒在结构体表面。
宇心看着一个四面体结构体被混沌疫苗击中,表面精确的边线开始出现毛刺般的凸起,内部的幽蓝光芒也泛起了涟漪。这个纯律体突然剧烈震颤,仿佛在抗拒这种“不完美”的侵蚀,但那些凸起却以更快的速度生长,最终让四面体变成了某种无法用几何定义的存在。
被转化的纯律体开始发出新的频率,这种频率与织宇之网产生了奇妙的共振。宇心发现,它们虽然保留着逻辑的内核,却多了一丝混沌的活力,就像在严谨的乐谱中加入了即兴的装饰音。
花粉薄膜的变化在第七天达到了顶峰。那些几何符号与菌穹纹路不再相互排斥,而是交织成新的图案——既有精确的直线,也有随意的曲线;既有对称的结构,也有失衡的布局。宇心感知到薄膜两侧的法则正在融合,归墟的混沌能量与未知空间的逻辑力量通过这些图案开始交换。
一个巨大的十二面体纯律体缓缓靠近薄膜,它表面的纹路与薄膜上新的图案完美契合。当两者接触的瞬间,十二面体突然分解成无数细小的碎片,这些碎片穿透薄膜,在归墟边缘重新组合成带着棱角的根脉之花——花瓣是三角形的,花心却流动着熵流共生体的银光。
“共生……才是存在的终极形态。”回响源点的光晕中,熵潮摇篮的虚影与菌穹文明的残响重叠在一起。宇心的意识突然理解了花粉薄膜的真正意义——它不是屏障,而是桥梁,让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转化。
星尘铸路者们开始在薄膜两侧建造对称的节点。归墟这边的节点保留着珊瑚树的枝节和熵流的银线,未知空间那边的节点则呈现出几何的精准和逻辑的严谨。当这些节点同时激活,宇心感知到一股全新的能量在织宇之网中流淌——那是混沌与秩序、感性与理性、偶然与必然交织的产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