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无声的清算
林家月度经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椭圆形的长桌旁,坐满了林氏集团的核心成员与股东。主位上,林伯渊面色平静,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看不出喜怒。但他的目光,却时不时地扫过坐在侧后方,那个自会议开始就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女婿——沈寂。
今天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关于城东新区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潜力巨大,由林见雪全力推动并负责,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然而,会议刚过半程,火药味便骤然弥漫开来。
发难的是堂哥林振南。
他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阿玛尼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此刻,他正站在投影幕布前,侃侃而谈。
“各位叔伯,各位股东,”林振南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营造出的诚恳,“见雪妹妹的能力,我们是认可的。但是,城东项目关系到我林家未来十年的气运,投入如此巨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他切换了一张PPT,上面布满了复杂的折线图和柱状图。
“根据我们团队历时一个月的详尽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见雪提供的这份项目计划书,存在极大的风险。其核心问题在于,前期投入成本过高,而预期的回报周期,却被严重低估了!”
他手中的激光笔红点落在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上:“大家看,这是项目预估的现金流曲线,如此陡峭的增长,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反观投入,”红点移到另一张表上,“土地成本、建安成本、营销费用……每一项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营销费用,占比高达总投入的15%!这合理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那些墙头草股东,看到他们纷纷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
“更重要的是,”他抛出了自以为的杀手锏,指向第三页的一个数据,“这份计划书引用的市场环比增长数据,高达22%!这简直是在画饼!我认为,以见雪妹妹的经验,恐怕是被下面的人蒙蔽了。如此重要的项目,交给一个可能被下属误导的负责人,风险实在太大。我建议,暂时收回见雪的项目管理权,由更有经验的团队重新评估!”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几个早就被林振南打点好的叔伯纷纷出言附和。
“振南说得有道理啊,数据详实,分析到位。”
“是啊,投入太高了,万一资金链断裂,我们可承受不起。”
“见雪毕竟还年轻,经验上有所欠缺也是难免的……”
林见雪坐在父亲下首,俏脸含霜。她双手在桌下紧紧握拳,指节发白。林振南的报告看似无懈可击,引用的数据也都是真实报表上的,但他巧妙地选择了对他有利的基准期和对比维度,编织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数据陷阱。她虽然知道问题所在,但一时之间,竟难以在对方密集的“数据炮火”下找到最精准的反击点。
她下意识地看向沈寂,那个她名义上的丈夫。他依旧闭着眼睛,仿佛周遭的一切争论都与他无关。一股莫名的委屈和焦虑涌上林见雪的心头。
就在林振南志得意满,准备趁热打铁,逼迫林伯渊当场做出决定时——
“叮。”
一声清脆的瓷器碰撞声响起,不大,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沈寂缓缓睁开了眼睛,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他的动作从容不迫,瞬间将全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堂哥,”沈寂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你第三页引用的那个22%的环比增长数据,基准期选的是去年同期的疫情封控月吧?”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如同惊雷般在会议室炸响!
林振南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瞳孔猛地一缩。
沈寂抿了口茶,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用一个城市近乎停摆的特殊时期作为基准,来计算常态下的增长率。堂哥,你是想误导在座的各位叔伯股东,还是你的……商业常识,出了问题?”
嗡——
脑海中,系统精灵小维活泼的声音同步响起:【宿主,目标报告数据分析完毕!共发现17处选择性数据引用与5处核心逻辑谬误!已生成可视化对比图及真实数据模型,随时可调用哦!】
沈寂心中微动,小维分析出的海量信息流已瞬间被他理解和掌握。他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脸色开始发白的林振南。
“既然堂哥喜欢谈数据,那我们就好好谈谈数据。”沈寂甚至没有看任何资料,仅凭记忆,便开始逐一点破,“你第五页关于建安成本的对比,刻意忽略了当前建材市场价格普遍上涨15%的行业背景,用去年的静态成本来评判今年的动态预算,这不叫严谨,这叫刻舟求剑。”
“第七页,你质疑营销费用过高,却绝口不提本项目定位高端,需要匹配的品牌溢价和精准渠道投入。你拿来对比的,是快销品行业的营销费率吧?隔行如隔山,这个道理,堂哥不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