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战略破局与心动时刻
林氏集团总部大楼的顶层,总裁办公室的灯光又一次亮至深夜。
林见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已经被翻看得边缘微卷的项目计划书,封面上《关于“灵境”项目核心资产收购的可行性分析》一行字,仿佛重若千钧。
“灵境”项目,是林氏集团未来五到十年战略转型的基石,旨在切入极具潜力的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交互赛道。前期投入了海量资源进行技术储备和市场培育,如今走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必须收购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和成熟市场入口的公司,才能将蓝图转化为真正的竞争力。
然而,正是这临门一脚,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摆在面前的,是两个看似前景相当,实则风险迥异的选项。
当她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家中时,墙上的古董挂钟指针已悄然划过十一点。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暖黄色的壁灯,沈寂似乎刚结束他自己的事情,正坐在沙发上翻阅一本纸质书。听到她进门时那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她写满倦容的脸上。
他没有立刻询问,而是起身去厨房倒了一杯温热的牛奶,递到她手中。杯壁传来的暖意,稍稍驱散了一些她指尖的冰凉。
“遇到难题了?”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却奇异地让人安心。
林见雪捧着牛奶,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将身体深深陷入柔软的靠垫里。她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然后才将“灵境”项目面临的抉择困境,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遍。“……视界无限,技术顶尖但内忧严重,是险招;虚实互联,平稳妥帖但后劲不足,是缓棋。两个选择,似乎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也各有百分之五十满盘皆输的风险。”她抬手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沈寂,我输不起,林氏也输不起。有时候,真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看透未来的眼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像是在迷雾里掷骰子。”
沈寂安静地听完,沉默了片刻,才淡淡道:“或许,不需要看透未来,只需要看清现在足够多的‘真实’,未来的路径自然会在脚下显现。”
他说完,便放下书,起身走向了自己的书房。
门被轻轻带上。沈寂的意识沉入脑海深处。“小维,启动深度分析模式。目标:公司‘视界无限’与‘虚实互联’。范围:全网数据抓取、非公开情报检索、核心团队情绪建模、专利壁垒分析、潜在风险模拟、未来十八个月市场趋势推演……”
“指令已确认,主人。”小维那带着独特电子质感却又灵动的声音立刻回应。无形的数据洪流开始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奔涌,穿透那些看似坚固的商业防火墙,捕捉着常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信号与隐藏关联。
大约十分钟后,书房里那台经过特殊加密的打印机开始轻声工作,吐出一份厚达数十页的文件。沈寂拿着这份还带着墨香和机器余温的报告,回到客厅,将它递给了依旧深陷在沙发里,眉宇紧锁的林见雪。
“看看这个,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林见雪有些疑惑地接过这份突然出现的、标题为《“灵境”项目收购目标深度评估与战略推演报告》的文件。起初,她只是抱着不妨一看的心态随意翻阅,但很快,她的目光就被牢牢钉在了纸面上,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呼吸也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起来。
这根本不是“一些不同的视角”!
这份报告的详尽和深入程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不仅仅罗列了两家公司所有公开的财务数据、技术参数和市场分析,更恐怖的是,它深入到了商业尽职调查几乎无法触及的层面:
关于“视界无限”,报告分析了其首席技术官近三个月在数个极客论坛上发言时,所流露出的对商业化运作的失望和疲惫情绪;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评估了其核心算法团队中两名骨干成员,因股权分配问题而在近期与头部猎头秘密接触的概率,高达87.5%;甚至披露了一份“视界无限”已经提交申请但尚未公开的、可能颠覆其现有专利布局的“围墙专利”的详细内容,并模拟了该专利获批后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
而对于“虚实互联”,报告则冷静地指出了其主流技术产品对某个国外开源框架的深度依赖,并模拟了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特定地缘政治风险下,该公司技术路径的脆弱性;同时,通过交叉比对供应链数据和客户动态,揭示其最大客户(占其营收35%)的合同将在三个月后期满,且续约意愿极低的隐藏危机。
报告的最终结论清晰、笃定,不带丝毫含糊:全力收购“视界无限”。并且,它还附上了一份极具操作性的“后续行动方案”:如何与那位心生去意的CTO进行关键对话,给出怎样的技术自主权和远景规划能重新点燃他的热情;如何设计一份更具吸引力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稳住那两名动摇的核心骨干;甚至在附录里,详细列出了与“视界无限”谈判时,几个关键节点的最优报价区间和可让步的底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