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成功凝聚“共情领域”的光环,尽管微弱且短暂,却如同在浓重的阴霾中撕开了一道透光的缝隙,给圣尊府上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希望不再仅仅是唐家兴口中的信念,而是变成了孩子们掌心曾真切感受过的温暖,变成了彼此眼神交汇时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
然而,光环散去后,现实的紧迫感并未减少分毫。距离天枢论道之期已不足三月,跨越千山万水前往中州核心,对于这个成员特殊、目标显眼的大家庭而言,本身就是一场艰巨的考验。
接下来的日子,秘窟中充满了更为紧张且有序的忙碌。韩慧云展现出了她超越常人的统筹能力,将有限的物资计算得分毫不差,哪些必须携带,哪些可以舍弃,如何分配负重,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甚至利用闲暇,为每个孩子赶制了更结实耐走的鞋履和足以抵御北地风寒的厚实衣物,针脚细密,倾注着无声的关爱。
赵宇则彻底沉浸在他的“情报滤网”和沿途路线规划中。他结合搜集来的零星信息与大型商队常走的官道、小道,绘制了数份详略不同的地图,标注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区域、可供补给的城镇、以及适合大队人马休整的相对安全点。他的“思魄”超负荷运转,力求在速度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优解。
韩辉负责的修炼与警戒提升到了最高级别。他带着石岩等年纪稍长、有一定战力的孩子,不仅巩固自身修为,更反复演练着在遭遇突发袭击时,如何最快速度结阵,如何利用地形,如何为年幼的弟妹争取撤离时间。他的怒魄不再仅仅是毁灭的火焰,更融入了守护的决绝,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秘窟周围的每一寸山林。
而最重要的“共情领域”演练,也从未停止。唐家兴带着孩子们,从每日一次增加到早晚各一次。过程依旧充满波折,情绪的微小波动仍会导致链接不稳,但成功的次数在缓慢增加,维持的时间也在渐渐延长。那乳白色的温暖光环,从最初只能笼罩院落,到后来能稳定覆盖整个秘窟外围区域,虽然光芒依旧不强,却愈发凝实。孩子们对此从新奇、挫败,到渐渐习惯,甚至开始享受那种心意相通、彼此支撑的奇妙感觉。
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一个雾气朦胧的清晨,圣尊府这支特殊的队伍,悄然离开了已成为废墟的云雾幻阵庇护下的秘窟,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没有盛大的告别,没有回头的不舍。唐家兴走在最前方,韩慧云押后,韩辉、赵宇、石岩等修为较高的孩子分布在队伍两侧和末尾,将年幼、残疾或行动不便的孩子护在中间。队伍沉默却有序,如同一道无声的溪流,汇入了茫茫山林。
起初的行程还算顺利。他们尽量避开官道,选择人迹罕至的山路。孩子们虽然步履艰难,但在化龙池水长期滋养和情魄共鸣的潜移默化下,体质远超普通凡人,加上心中憋着一股气,竟也无人掉队。夜晚露宿时,众人围坐,进行“共情领域”的演练,那微弱的光环不仅能驱散寒意,更能安抚对未知前路的恐惧。
然而,随着他们逐渐靠近人口稠密的区域,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外界,修真界那冰冷残酷的现实,如同画卷般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在一处位于交通要冲、名为“枫晚集”的小型修真坊市外围,他们目睹了两名衣着华贵、气息在筑基期的宗门弟子,因为一名散修不小心挡了他们的路,便悍然出手,飞剑掠过,那散修甚至来不及求饶,一条手臂便已离体飞起,鲜血喷溅。那两名宗门弟子却只是冷哼一声,仿佛碾死了一只蚂蚁,扬长而去。周围的其他修士,或是漠然视之,或是低头快步离开,无人敢出声,更无人上前救助。那冰冷的视线,那视人命如草芥的漠然,让圣尊府的孩子们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在一座依附于某个无情道小宗门的凡人城镇,他们看到衣衫褴褛的凡人如同牲畜般被驱赶着劳作,稍有懈怠,监工的低阶修士便是一鞭子下去,留下一道血痕。城镇中弥漫着一股绝望与麻木的气息,人们的眼神空洞,看不到丝毫生气。睿睿的悲悯灵心被这浓重的苦难气息冲击,小脸煞白,几乎要落下泪来,被韩慧云紧紧搂在怀里。
他们甚至亲眼见到,一队修士为了采集某种阴性灵草,竟用法术强行抽取一片村落所有居民的“忧思”之情,导致整个村落的人变得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而那队修士,则拿着凝聚了凡人忧愁的黑色晶石,满意离去。
等级森严,弱肉强食,人情冷漠……这就是在无情道理念主导下,修真界大部分地域的缩影。与圣尊府内部那种相互扶持、充满温情的氛围,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反差。每一次目睹,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孩子们的心上,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所走的“有情道”,究竟是在对抗怎样一种冰冷而庞大的现实。
这一日,黄昏时分,队伍按照赵宇的规划,绕过一座规模不小的城池,选择在一处相对偏僻的山谷隘口扎营。篝火刚刚升起,负责警戒的韩辉和石岩突然发出示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