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无法理解‘爱’。】
这行简短的记录如同惊雷在林墨意识中炸响。他反复“阅读”着这个微弱文明留下的最后信息,试图理解其中深意。
这个自称“涟漪文明”的种族个体数量从未超过百万,他们放弃了科技爆炸式的扩张,选择了一种深度内省与情感共鸣的发展道路。他们的记录显示,在“清理者”降临前,他们已经预见到终结,但并没有试图抵抗或逃离,而是集中全部文明力量做了一件事——将他们对“爱”的理解,编码成了一段纯粹的信息结构。
不是生物学的情感,不是化学的冲动,而是作为一种宇宙基本现象的“爱”:连接、创造、牺牲、包容、延续……一种超越个体存亡的、趋向整合与进化的底层动力。
然后,他们平静地等待着。“清理者”如期而至,但当那重置一切的力量触及这段“爱之编码”时,发生了记录中描述的“逻辑溢出”——就像试图用数学公式去解构一首诗,用物理定律去衡量一个拥抱,“清理者”的运行机制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与停滞。
虽然“涟漪文明”最终还是被抹去,但这段记录表明,“清理者”并非全知全能,它存在认知盲区!
林墨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这不是武力对抗的思路,而是……认知层面的降维打击!
他立刻试图寻找更多佐证。在玉玺虚影的辅助下,他快速检索着归墟中其他文明的记录。他发现,凡是涉及到强烈情感共鸣、自我牺牲、非理性创造等领域的文明遗存,“清理者”的抹除过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效”或“异常”。
就像一个只会进行二进制计算的人工智能,突然面对了一个充满模糊性和矛盾性的哲学问题。
但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认知盲区”转化为实际的武器?如何用“爱”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去对抗一个宇宙尺度的重置程序?
他需要更具体的“算法”,需要将这种概念性的东西,转化为“清理者”无法处理,却能对现实产生影响的“信息奇点”。
他将这个发现,连同“涟漪文明”的记录片段,通过胸口的玉玺虚影与归墟的深层联系,竭尽全力地向地球方向发送。信息跨越维度的阻隔,变得断断续续,模糊不清。
……
地球,龙魂司总部。
苏婉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色因激动而泛红:“收到了!林墨传回了信息!关键词是……‘爱’、‘逻辑漏洞’、‘算法’!”
主控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爱?”冰璃皱紧眉头,“这算什么武器?难道我们要对着‘清理者’唱情歌吗?”
李七子却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秦远山密档中提及的,守夜人守护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可能性”。回想起林墨在最终时刻选择“理解”而非“征服”。回想起陈烈燃烧龙魂时那不顾一切的守护之意……
“或许……我们一直搞错了方向。”李七子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悟性的光芒,“‘清理者’是基于某种冰冷的、绝对的逻辑规则运行的。它理解毁灭,理解秩序,理解能量守恒……但它可能真的无法理解那些‘不理性’的、‘不经济’的、‘不符合最优解’的东西。”
“比如母亲为孩子牺牲的本能?”苏婉接话,她瞬间理解了林墨想要传递的信息,“比如艺术家创作无人欣赏的作品的执着?比如科学家追求真理不计得失的热忱?比如……文明明知道终将消亡,却依然奋力传承知识的倔强?”
“这些都是‘爱’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李七子肯定道,“一种趋向连接、创造与延续的底层动力。如果‘清理者’的认知框架里没有这个概念,那么当它遇到高度浓缩的、纯粹的‘爱’之信息时,确实可能引发系统错误!”
理论似乎可行,但如何操作?
全球紧急应对网络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教廷贡献出了关于“集体信仰之力”的研究;北美军方分享了他们利用“群体潜意识”进行精神连接的实验数据;甚至连一些保存着古老巫术、图腾崇拜的部落,也提供了他们与自然万物共鸣的仪式记载。
但这还不够分散,不够凝聚。需要一种能将全球生灵的这种情感力量汇聚、提纯、并转化为特定信息结构的“转换器”和“发射器”。
就在这时,一直昏迷的陈烈,在生命维持舱中,手指微微动了一下。监护仪上,代表脑波活动的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剧烈的、不规则的峰值。
冰璃第一时间注意到异常:“陈烈!你能听到吗?”
陈烈没有醒来,但他紧握的拳头,以及那顽强攀升的生命体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苏婉看着陈烈,又看了看主屏幕上林墨传来的模糊信息,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想法在她脑中成型。
“传国玉玺……”她轻声说,随即语气变得坚定,“传国玉玺是‘彼岸之器’,它能承载文明印记,能与归墟共鸣!它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信息转换与承载装置!而林墨,现在是它在归墟的‘接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