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金密令,盐道初通 (晋南盘龙垒,“墨藏库”外秘道)
“墨藏库”厚重的断龙石门外,气氛肃穆。白鸿儒、陈清河、以及刚刚押送墨甲残骸与权世勋(长子)抵达的虎贲卫小队长,齐聚于此。权世勋(长子)伤势未愈,脸色苍白,但眼神急切。
陈清河启动机关,沉重的石门轧轧开启,露出里面幽深的甬道和尽头那扇更为精巧、布满九宫算盘锁的玄铁大门。两名墨家弟子警惕地守在门外。
“权二爷转运之黄金,皆封存于此库。”陈清河指着玄铁大门,“共分三批,每批四十万大洋之数,均以特制铅箱密封,内衬防火防潮之物。入库时,由晚辈与白老先生共同清点、封印,并绘有铅箱内黄金排列图谱,一式三份,白老先生、晚辈、以及库内‘守藏’各执一份,相互印证,以防篡改。”
白鸿儒捻须点头:“黄金乃堡垒命脉,谨慎为要。清河贤侄此法甚妥。”他看向权世勋(长子),“世勋贤侄伤势如何?墨甲修复,耗费巨大,所需精钢、轴承、燃料,皆需真金白银换取。你既到此,这黄金调用之权,也需你与清河共掌。毕竟,此乃权家之金。”
权世勋(长子)看着那扇冰冷的玄铁大门,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庞大财富与责任,沉声道:“黄金之用,但为抗倭!修复墨甲,诛杀倭寇,乃我毕生所愿!一切,听凭伯父与陈少堡主安排!”
“好!”陈清河取出一枚特制的、刻有北斗七星纹路的青铜钥匙,插入九宫锁盘中心。白鸿儒则拿出一卷图谱,开始按照特定顺序拨动算盘珠。权世勋(长子)作为见证,负责核对白鸿儒口述的图谱位置与陈清河拨动的算珠。三人合力,机括咬合声不断,玄铁大门缓缓开启一条缝隙,露出里面码放整齐、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铅箱。
白鸿儒迅速写下一份手令,盖上自己的私印,递给陈清河:“首批调用黄金五万两!其中三万,用于采购修复墨甲所需之特种合金、精密轴承、燃煤油料,清单我已列好,通过‘盘龙商道’秘密采买;剩余两万,兑换成等价之盐、铁(晋商渠道)、以及盘尼西林等西药(南洋渠道),火速运往栖霞谷!映雪那边…等不起了!”
黄金密令,化作救命的物资与复仇的钢铁!权世勋(幼子)山东用命从倭寇夺来的财富,在严密的制度下,开始转化为支撑三线作战的澎湃血液。
(二) 墨匠争锋,甲胄涅盘 (盘龙垒,“砺锋洞”深处墨甲工坊)
“砺锋洞”深处,一处被单独隔离、灯火通明、守卫森严的巨大洞窟内,受损的墨甲核心骨架被固定在特制的支架上。权世勋(长子)赤着上身,缠着绷带,如同一头焦躁的困兽,紧盯着几位围在墨甲旁激烈争论的墨家老匠。
“胡闹!简直是胡闹!”一位须发皆白、脾气火爆的鲁老匠指着断裂的轴承接口,唾沫横飞,“这‘千钧承’轴承,乃用天外陨铁混合西域乌兹钢,经七七四十九日秘法锻打淬火而成!韧性与硬度已达极致!若非驾驭者蛮力乱为,超限过载,岂会崩断?修复?除非找到同样的材料!否则,神仙难救!”
另一位较为冷静的墨家匠师周师傅则仔细查看着断裂面:“鲁老所言材料难寻不假。但观此断口,崩裂处集中于一点,乃应力集中所致。或可在结构上加以改良?比如,在此处加装‘分力臂’结构,借鉴《考工记》‘轮辐承重’之理,将巨力分散传导至周边甲片…”
“周师傅想法虽巧,但改动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墨甲乃精密整体,一处失衡,恐全局崩塌!”另一位匠师摇头反对。
“那难道就让这国之重器就此废弃?”权世勋(长子)忍不住低吼,眼中血丝密布。
“吵什么!”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陈清河带着一位身材矮小精瘦、沉默寡言的中年匠师走了进来。此人名叫墨离,是陈玄礼秘密培养的墨家机关术奇才,性格孤僻,却技艺通神。
“墨离师傅,您看?”陈清河问道。
墨离一言不发,走到墨甲断裂处,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仔细触摸着断口,又拿起放大镜观察金属纹理。他甚至还凑近闻了闻断口的气味。整个过程沉默而专注。
良久,他放下工具,沙哑开口:“陨铁乌兹钢,确无。然,晋南‘黑风岭’深处,产一种‘墨晶铁’,其性至坚至韧,尤胜乌兹!早年家师曾采得少许,秘藏于‘墨藏库’甲字七号铅盒中。以此为基,辅以‘百叠锻’之法,掺入堡垒新炼之‘精钢’(晋南铁矿所出),或可重铸‘千钧承’!强度或不及原品,然韧性大增,反不易脆断!”
他顿了顿,看向墨甲腿部结构:“周师傅的‘分力臂’构想甚好。我可设计一套‘蛛网卸力’内嵌结构,以柔克刚,将冲击力层层化解传递至整个腿部框架!然…此改造需拆卸整个左腿框架,耗时…至少一月!”
“一月?!”权世勋(长子)急道,“前线战事吃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