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下播,长舒一口气,看着满屋子缓缓飘荡、逐渐破裂的七彩泡泡,心情莫名很好。 “这任务还挺好看的。”他嘀咕道,依旧没去擦那块白板。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场看似儿戏的直播,再次在外界引发了怎样的波澜。
“直播间办公室”内,首席专家看着屏幕上定格的、写满公式的白板,眼神锐利。 “光子拓扑绝缘体……居然是靠这种方式提出来的?”他对身边的技术团队说,“立刻组织光学、凝聚态物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会诊!这些公式和模型,虽然看似基于肥皂泡这种幼稚的载体,但其背后的物理思想极其前沿!特别是关于利用界面效应实现光子定向传输和保护的思路,可能会给我们正在攻关的量子中继器和低损耗光通信芯片带来突破性进展!” “是!”技术团队负责人兴奋地记录,“我们注意到,他提到的几种日常材料,可能隐喻了某种易于获取的化学前驱体,而那所谓的‘幸运灰烬’,应该是某种能诱导特定微观结构形成的‘种子’或‘模板’!” “没错!”首席专家点头,“让合作实验室立刻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模拟和初步实验验证!还有,加强网络监控,我预感,这次吸引来的‘苍蝇’,可能会更多。”
果然,海外,“Project M”小组在经历了上一次的惨痛教训后,对林墨的直播内容采取了更为审慎但也更加全面的分析态度。 “长官,这次的内容……非常奇特。他用肥皂泡演示了数据传输,虽然速率演示受限,但其展示的光学调制效果和理论讲解……似乎指向了非常前沿的光子学领域。”分析员汇报着,语气带着困惑和警惕。 马克·詹森面色阴沉:“又是这种模式!看似荒诞的演示,配合深奥的理论泄露……这次是光学和拓扑物理!他到底还有多少领域是精通的?” “我们是否要尝试跟进?”分析员问道,“他给出的肥皂水配方和理论模型……” “跟进?当然要跟进!”马克冷声道,“但这次绝不能再盲目!动用我们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光学专家,单独成立一个分析小组,剥离掉他那些可笑的表现形式,只专注于分析他白板上的数学公式和物理模型!我要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又是该死的陷阱!” “另外,”他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的技术来源越来越令人不安。这种跨领域的、跳跃式的‘创新’,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背后必然有一个庞大而先进的团队,甚至可能是一个我们未知的‘影子’科研体系。接触计划必须加速!我要知道真相!”
与此同时,某全球顶尖的通信设备企业实验室。 几位资深光学专家正围着一段林墨直播的录屏,反复观看那部分理论讲解。 “拓扑边界态……用于光子传输?这想法太大胆了!” “如果真能实现他描述的那种低损耗、抗干扰的光子通道,对我们下一代光通信技术的意义是颠覆性的!” “可是……这基于一个肥皂泡模型?这……” “不要被形式迷惑!看他的数学!看他的方程!虽然只是片段,但逻辑自洽,而且直指当前研究的几个痛点!或许……这是一种天才的、高度简化的比喻?” “立刻立项研究!就从分析他白板上的公式开始!尝试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他描述的‘特殊肥皂膜’结构!” 类似的场景也在一些研究量子信息、新型显示技术的实验室里发生着。林墨的“肥皂泡理论”虽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其展示出的数学之美和物理洞察力,让最顶尖的专家们都无法忽视。
一场围绕“肥皂泡”的无声技术竞赛,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次,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各方都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渴望获取核心秘密。
林墨吹出的七彩泡泡,在阳光下破裂,化作细微的水汽消失无踪。但它们承载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碎片,却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悄无声息地飘散开来,落入不同土壤,等待着生根发芽,或将再次引发一场风暴。
而我们的主角林墨,正拿着剩下的“特殊肥皂水”,琢磨着是下次直播再用,还是干脆拿去楼下给小朋友吹泡泡玩,顺便“潜移默化”地培养一下下一代的科学兴趣。 “嗯……好像有点浪费。”他想了想,还是把瓶子收好了,“说不定下次任务还能用上呢?系统这么抠门,得省着点用。”
他不知道,他眼中“抠门”的系统随手泄露的一点边角料,正在外界掀起怎样的巨浪。他只是打了个哈欠,期待着下一个更奇葩的任务,以及……又能坑到谁的乐趣。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