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可比之前的无人机、水枪、外骨骼模型、甚至光刻肥皂泡都要命得多啊!”林澈喃喃自语。
之前的技术,虽然超前,但或多或少还能在现有科技树下找到一点点延伸的影子,勉强能用“主播是个天才但思路清奇”来解释。但这微型量子通信终端,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它是通信领域的终极梦想之一,是各国投入巨资竞相研究的战略高地,是能彻底改变军事、金融、政务等一切对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极高领域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
而现在,系统把它做成了“玩具”,还要他直播出去。
“系统,你确定这‘整活’不会把我整进某些不可描述的部门里被全天候研究?”林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宿主请放心,本系统一切行为准则以‘整活’为最高宗旨,并提供相应伪装与合理化辅助。所有技术均以‘玩具’形式呈现,最终解释权归本系统所有。且宿主拥有‘护短’特性,任何对宿主不利之因素,都将被间接化解。】系统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淡定(且坑爹)。
“行吧,你牛逼。”林澈撇撇嘴,算是接受了这个设定。反正天塌下来有系统顶着(大概),他只要负责浪……啊不,负责认真整活就好了。
他仔细浏览着脑海中的图纸,发现制造这“玩具通讯器”所需要的材料,大部分竟然都是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普通电子元件和化学材料,只有最核心的“纠缠粒子生成与束缚单元”需要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并且需要用到一种名为“掺杂铒元素的异形石墨烯微片”的关键材料。
而这种关键材料的制备方法,也作为“基础材料提取技术(简化版)”一并奖励给了他。方法同样被极度简化,描述是用“特定频率的微波处理经过特殊溶液浸泡的石墨烯薄片”,听起来……有点像用微波炉做菜?
“微波炉……怎么感觉这么不靠谱呢?”林澈想起了之前任务奖励的那个“幸运灰烬”(纳米结构改性粉末),好像也是微波炉加工的产物。“系统,你跟微波炉是绑定了吗?”
系统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虽然吐槽归吐槽,但林澈的行动力一向很强。他立刻开始罗列制造“玩具通讯器”和关键材料所需的物品清单。
“普通的电阻电容芯片这些好办,网上或者电子市场都能买到。石墨烯薄片……现在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了,买高纯度的就行。铒元素?这玩意儿有点冷门啊,得找找化学试剂供应商或者看看网上有没有卖小剂量实验用的……特殊溶液配方是……嗯?柠檬汁、食盐、还有……一点点叶绿素提取液?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林澈看着那充满“家常”味道的配方,再次确信系统的“整活”之魂已经深入骨髓。
“至于加工设备……普通电路板雕刻工具我有了,还需要一台能精确控制频率和功率的微波炉?实验室级别的太贵也太显眼,看来又得我自己动手‘改良’一台了。”林澈摸着下巴,目光投向角落里那台经历过数次魔改、已然面目全非的家用微波炉,“老伙计,看来你又得升级了。”
他很快在网上下了订单,购买了所需的大部分常见材料和元件。至于铒元素和少量特殊化学剂,他也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实验用品渠道下了单,为了掩人耳目,他还顺手买了一大堆其他乱七八糟、毫不相干的化学原料,看起来就像是个化学爱好者在胡乱采购。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林澈伸了个懒腰,感觉既兴奋又有些头疼。兴奋的是又能搞个大新闻,头疼的是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太高,直播时该怎么忽悠……哦不,是讲解,才能既完成任务,又不至于吓坏小朋友(和某些大人)。
“量子纠缠啊……这可得好好想想怎么编……呃,怎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他拿起桌上剩下的小半瓶“特殊肥皂水”,轻轻晃了晃,看着里面闪烁的微光,忽然灵机一动,“对了!下次直播,或许可以从这肥皂泡的光学特性稍微引申一下,聊一聊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打个铺垫?”
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反正观众们大多看个乐子,而真正能看懂门道的人,自然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获得启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直播平台官方的站内信,发信人ID是“风行科技特效合作部”。
林澈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他知道,这是“老朋友”来了。
点开信息,内容一如既往的“官方”且克制:
“林澈先生,您好。我是风行科技特效合作部的项目经理。再次对您今日直播中展示的‘特殊视觉特效’表示高度赞赏,您的创意和技术实现力令人惊叹。您所演示的‘数据流肥皂泡’其视觉效果极具颠覆性,我司对此非常感兴趣,不知是否方便进一步探讨?例如,您所使用的实时渲染算法、光学捕捉技术,以及那种特殊‘肥皂水’的配方,是否涉及某些独特的专利技术?我方期待能与您展开更深度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采购、联合研发等。盼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