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曲线都公布了,是不是明天就能看到满大街都是河道净化大师了?”
“我赌五毛,这罐子东西倒进河里,只会让河水更营养!”
二十四小时后,直播再次开启。地点就选在那段黑臭的河道边。林墨戴着口罩(表示气味感人),手里抱着那个已经完成“发酵”的玻璃罐,里面原本澄清的糖水变得有些浑浊,底部有少量沉淀。
“家人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林墨站在河边,身后是泛着油光的灰黑色河水。“这就是经过我祖传秘方加持的‘超级酵母净化剂’!现在,我将它倒入这段需要帮助的河道中!”
他选择了一段水流相对平缓、长度约十米的河段,用带来的绳子和浮标做了简单标记。然后,他打开罐子,将里面所有的液体和沉淀,均匀地倾倒入河水中。
浑浊的河水瞬间将那些液体吞没,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弹幕开始刷起“翻车”、“就这?”。
林墨却不慌不忙,拿出一个准备好的、连接着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同样是“伪装”过的)的探头,将其伸入水中,检测数据实时显示在他带来的平板电脑上。
“大家稍安勿躁,微生物起作用需要时间!我们先看看初始水质……”他指着平板上的数据,“化学需氧量(COD)高达158mg/L,氨氮(NH3-N) 25mg/L,总磷(TP) 4.8mg/L……啧啧,确实需要抢救一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观众们快要失去耐心时,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开始发生。
首先是颜色。以倒入点为中心,大约二三十平方米的水域,那层令人不快的灰黑色和油膜,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抹去,水体开始变得通透,逐渐呈现出一种虽然还带着些许黄色、但明显干净许多的色泽!
接着,是气味。站在下风口的林墨适时地摘掉了口罩,深吸了一口气:“嗯……大家可能闻不到,但我感觉,那股臭味好像淡了很多!”
最直观的是,水面的漂浮物似乎减少了,水体本身的浑浊度也在肉眼可见地下降!
“快看数据!”林墨将平板电脑屏幕对准镜头。只见上面代表COD、氨氮、总磷的数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COD从158迅速跌落到120、90、70……氨氮和总磷也同步大幅降低!
短短十五分钟内,被标记的那一小段河水的核心区域,主要污染指标下降了超过50%!水质从劣五类,一跃提升到了接近四类甚至三类水的标准!(虽然这种快速净化可能伴随着其他生态问题,但视觉效果和数据冲击力毋庸置疑)
“看到了吗?!家人们!”林墨激动地大喊,声音都有些变调(演技在线),“酵母!是酵母创造了奇迹!哦不,是我林家祖传的酵母活化技术创造了奇迹!这证明了,微生物的力量是无穷的!环保,可以更绿色,更高效!”
直播间的弹幕彻底疯了!满屏的“卧槽”、“神仙下凡”、“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这TM是魔法吧!”。虽然依旧有人质疑是特效或者暗中替换了水源,但现场的环境、实时下降的数据,以及林墨那一贯“不科学但有效”的人设,让绝大多数观众选择了相信和惊叹。
“办公室”内,技术团队早已将林墨公布的“温度曲线”、“靶向诱导剂成分”以及观测到的净化现象记录在案。
“温度曲线是关键!这绝对不是普通酵母发酵的常规参数!”
“几丁质寡糖和腐殖酸钠……这是模拟污染物进行酶诱导的经典思路!但他给出的比例非常精妙!”
“快速降解COD和氨氮……这不仅仅是酵母的能力,他培养的菌群里,必然混入了高效的好氧和兼性厌氧降解菌,甚至可能包含了硝化细菌和聚磷菌!酵母可能只是起到了载体或者协同作用!”
“立刻分析!将‘林氏酵母培养法’及疑似核心菌群特征,列为最高优先级环境技术项目!”
陈老看着实时传回的河道变化画面和数据,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立刻通知生态环境部、国内顶尖的环境微生物研究所以及大型环保企业!这是一场可能颠覆传统污水处理模式的技术革命!”
直播在巨大的轰动中结束。系统提示如期而至:
【紧急整活任务:母亲河的“速效救心丸”】完成!
任务评价:S。以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方式,成功演示了微生物快速净化水体的可能性,引发全社会对环保技术的广泛关注与期待。完美达成“整活”与“利国利民”的统一。
任务基础奖励发放:【初级环境改造菌群】技术资料包已存入系统空间,科技点+400。
检测到社会正向反响远超预期,附加奖励激活!【定向环境修复菌群定制平台】(初级)已解锁!
林墨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开始浏览新获得的技术。【初级环境改造菌群】包含了一系列针对常见污染物(有机物、氮、磷、部分重金属)的高效降解/吸附菌株,以及其优化培养、保存和施用技术。而【定向环境修复菌群定制平台】(初级)则更加强大,它像一个生物工具箱,可以根据输入的目标污染物信息(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等),从庞大的微生物库中筛选、甚至通过温和的定向进化手段,快速“设计”出针对特定污染物(比如某种难降解农药、某种工业毒物)的高效降解菌群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