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数学家”的称号,伴随着那满墙神秘数学涂鸦的照片(当然是打码和经过“办公室”审核允许流传的、最不涉及核心的部分),让林墨在沙雕主播与“民科之神”的叠加态上,又增添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网络上关于他究竟是绝世天才还是运气逆天的“天选整活人”的争论,愈发激烈。而他那句“我好像做了个梦”的收场,更是被做成了各种表情包,用于表达对某些超纲问题的茫然。
林墨本人,则似乎完全不受影响,继续着他那摆烂中带着一丝窥探未来科技的日常。他脑海中那棵科技树的虚影愈发清晰,尤其是新点亮的“信息基石”序列,虽然激活度不高,却让他对“信息”本身有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模糊感知。他有时会觉得,周围流动的数据、能量,甚至人们的注意力,都仿佛是一种可以“阅读”的文本。
这种感知还很初级,时灵时不灵,但却为他构思下一次“整活”提供了新的、更刁钻的角度。就在他琢磨着如何将“信息”、“能量”和之前接触过的“空间”(来自深空感知序列)概念用某种低成本的、直播友好的方式串联起来时,系统的任务提示,再次精准地命中了他的思绪。
【叮!新整活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手工达人的逆袭!用橡皮泥捏一个“跨空间传输门”!】
【任务要求:在直播中,使用儿童橡皮泥(色彩不限)为主要材料,手工塑造一个具有“门”或“通道”形态的物体。通过某种“特定操作”(如:通电、注入“特殊能量”、念动“咒语”等),演示该“橡皮泥传送门”能够实现小型、非生命物体(如:一包方便面)的“表观上的瞬间位移”,即从门的一侧消失,并几乎同时在另一侧出现。位移距离需超过五米,且需有明确、不可置疑的直播画面记录。】
【任务奖励:【初级时空褶皱应用理论与稳定技术】(核心:微型化、短时、低能耗的卡西米尔效应模拟与操控,局部时空度规的微小扰动与信息传递)。】
【整活道具:【时空锚点发生器(微型/伪装)】(将嵌入橡皮泥结构中,在特定“触发条件”下,于两个预定点之间建立极短暂的、仅能传递极小质量信息的微观时空桥梁)。【因果律模糊滤镜】(将确保直播画面捕捉到“瞬间位移”效果,并干扰所有试图进行超高速摄影分析的设备,使其无法捕捉中间过程)。】
【整活提示:空间并非平坦,如同揉捏的橡皮泥。想象力是揉捏它的手。记住,你传输的是“信息”在物质层面的重组投影,而非物体本身(在当前技术层级)。视觉效果优先。】
林墨看着任务要求,又看了看桌上那盒给小侄子买的、还没送出去的二十四色橡皮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用……橡皮泥……捏一个……传送门?
还有真的能把东西赚走?
系统,你是不是对“手工达人”和“低成本”有什么误解?这玩意儿听起来比土豆电池驱动轮椅还要玄幻!
“这次又是哪个物理定律要倒霉了?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林墨扶额苦笑,“而且,‘信息层面的重组投影’?这听起来怎么像是……3D打印加量子纠缠?不对,比那还离谱……”
吐槽归吐槽,任务还是要做的。林墨认命地打开那盒色彩鲜艳的橡皮泥,一股浓郁的、属于童年的化学香料气味扑面而来。
他开始了新一轮的“手工制作”直播。这次的主题是——《挑战用橡皮泥还原科幻概念!目标是搓出一个任意门!》
直播画面里,林墨面前堆满了红黄蓝绿紫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他煞有介事地穿着件白大褂(cos科学家),戴着护目镜(防止橡皮泥碎屑入眼?),开始揉捏、塑形。
“兄弟们,今天我们来点轻松的,回归童真!”林墨一边用力揉搓着一块红色的橡皮泥,使其变得柔软,一边对着镜头胡说八道,“众所周知,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告诉我们,空间是可以弯曲的。那么,我们今天就用这最朴素的材料——橡皮泥,来直观地演示一下,什么叫空间的弯曲与连接!”
他先是捏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类似门框的东西,用了蓝色和绿色的橡皮泥,还特意在上面搓了几条白色的“能量纹路”(他自己说的)。
“这是传送门的主体结构,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和多重能量导流槽,确保时空曲率的稳定!”林墨一本正经地介绍。
接着,他又用黄色和紫色的橡皮泥,捏了两个底座,把“门框”立了起来。
“看!基础形态已经完成!但这还不够!”他拿起一小块黑色的橡皮泥,“我们需要一个核心,一个能激发时空潜能的‘奇点模拟器’!”
他将那小块黑色橡皮泥搓成球,小心翼翼地镶嵌在门框的顶端。当然,在镶嵌的瞬间,系统提供的、微小到几乎不可见的【时空锚点发生器(微型/伪装)】已经悄然融入其中,并设定了两个锚点位置:一个在门框内,另一个在五米开外、他提前准备好的一个小接收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