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的局势稳定下来。
萧彧吩咐南军的将领暂代城主之职,吩咐血魔教从旁协助。
两日后,他们带着依依启程回京。
容清颜不想那么快回京,决定一路优哉游哉地玩回去。
带着小宝宝领略沿途风景,饱览名山大川,不是更好吗?
萧彧赞成。
于是,他们逍遥地玩了六七日。
枭王夫妇对小宝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记住她的日常习惯,也接受了她不同于寻常孩童的神通。
小宝宝比别人聪明,碾压那些混了大半辈子的人,还有错了?
聪明绝顶没错!
反正,小宝宝就是他们最疼爱的心肝宝贝!
若有人说她半句坏话,就要承受他们滔天的怒火!
这日,萧景寒收到大哥的飞鸽传书。
谢太后病重,万寿节将至。
“小不点,陛下的意思是,你尽快回京救治谢太后。”他面色微沉。
“王爷,你怎么看?”容清颜问萧彧。
“既是圣旨,那便速速回京。”萧彧觉得,此次回京也许不太平。
万寿节将至,他们理当回京贺寿。
五日后,他们赶到京城。
刚到枭王府,他们就看见府前停着两辆马车,两位公公,十几个侍卫,分成两拨人望穿秋水。
“王爷,王妃,凰倾公主,你们终于回京了。”
二位公公热切地上前迎接。
萧景寒暗暗思忖,这二人一个是陛下的人,一个是寿康宫的人。
谢太后急着把小不点接进宫?
萧彧客气地见礼,“二位公公不如到府内喝杯茶。”
“王爷有所不知,太后病重,等不得。”寿康宫的公公宣旨,“太后有旨,凰倾公主即刻进宫医治太后。”
“小宝宝才到京城,风尘仆仆,公公就让小宝宝稍作歇息吧。”容清颜提出要求。
“太后的病耽误不得,王妃带着凰倾公主随咱家速速进宫吧。”公公心急如焚。
“娘亲,我没事,路上的时间够我吃个七分饱。”依依道,“徐管家,把灶房所有糕点都送来。”
“好嘞。”
徐管训练有素地指挥仆人,以最快的速度去灶房,把所有糕点送来。
不消片刻,他们赶去皇宫。
容洛羽则是回长公主府跟祖母报信。
依依吃了一路,到寿康宫时正好把十几个食盒的糕点扫光。
大殿外站着几位太医。
他们无不是愁容满面,焦虑忧心,如丧考妣。
倘若太后有个万一,他们的下场……
“颜儿,我去御书房见陛下,你照顾好小宝宝。”萧彧温柔地叮嘱。
“去吧。”容清颜道。
“父王放心吧,我和老四会保护小崽崽和母亲。”萧景翊笑道。
“我们绝不让依依掉半根头发。”萧景辞保证。
萧彧放心地离去。
几个太医看见依依,都露出几分惊喜。
凰倾公主回京,太后有救了,他们脖子上的脑袋就不会摇摇晃晃了。
“凰倾公主,太后的双目盲了。”
“太后的双足也流脓了。”
依依点点头,走进大殿。
她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张淮在寝殿医治谢太后,面色沉重。
锦嬷嬷看见她,惊喜地过来行礼,“奴婢拜见王妃,拜见凰倾公主。”
张淮拱手行礼,“公主殿下,太后的病情不容乐观。”
依依开始诊察。
谢太后神智不清,双目视网膜已经病变,盲了,无力回天了。
她的双足肌肉萎缩,病菌感染,但溃疡不算严重。
“张大人,你如何医治的?有效果吗?”依依问道。
“下官惭愧,下官的药方对太后的病情收效甚微,只能让太后的病情延缓恶化。”张淮道。
“你开的药方给我看看。”
“好。”
张淮把药方递上。
依依扫一眼药方,“加三味药材,即刻去煎药,煎好了即刻送来。”
她报了三味药材。
他的眼里闪过惊异之色,转身去了。
他怎么就没想到加这三味药材呢?
依依取出金针袋,给谢太后施针。
这一手针灸术,娴熟而迅捷,下针就跟玩儿似的。
容清颜看得惊心动魄,眼珠跟着她的手转来转去。
小宝宝医治病患的小样儿,完全不像一个五岁小娃娃,而是经验老道的神医。
她这厉害的医术跟谁学的?
就连太医院医术最好的张淮都要乖乖听她的话!
她四五年的医术,碾压了几十年行医经验的张淮?!
依依问锦嬷嬷:“这阵子太后的日常饮食如何?”
锦嬷嬷支支吾吾,“不太好……”
“如实说。”
“公主殿下,太后固执,奴婢阻止不了太后……”
她说,太后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变本加厉地进食那些不能吃的吃食。
甜腻的糕点,油腻的荤菜,而且越吃越多,不加节制。
“你没跟陛下禀报吗?”依依又问,不听话的病人最让人头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