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纪略带尴尬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陈教授、金教授,我不是科班出身,对超导项目了解不多,你们二位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大概什么时候才能拿出真正的常压室温超导体?”
“这个……”
金智勋顿时变得犹豫起来。
陈教授则是如实汇报道:“张董,你太乐观了,眼下只是说有可能会成功,具体的还要等最终结果。
而且,SG-101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问题,其有效电流区间只有250mA,距离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
“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大概时间?”
张国纪连忙追问道。
陈教授转头和金智勋低声商量了五六分钟,最终开口道:“如果SG-101符合超导标准,我和金教授都一致认为,这个时间至少需要十五年。”
“十五年?这么长?”张国纪错愕道。
“已经很不错了,之前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现在好歹有个时间表。”
陈教授语重心长道。
“原来如此,陈教授您说得对,是我太急功近利了。”张国纪叹了口气。
接下来,几人又聊了聊常压室温超导的应用前景,其中最大的好处是能大幅度降低能源损耗。
除此之外,从计算机的主板到输电电缆,再到航天飞机的电池板,甚至可能涉及反重力飞行、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和星际移民等诸多领域。
张国纪随口问了一下“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时间,最终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三十到五十年。
总之,很多都是有生之年系列。
……
傍晚时分,张国纪和三井美惠终于参观完了偌大的曙光公司,正准备离开,结果在大门口碰到了范祯祥。
“范叔叔,您怎么也来了?”
范祯祥哈哈一笑:“出了这么大的喜讯,你说我能不来看看吗?你小子什么时候过来的?”
“下午到的,这不正准备离开,结果看到了您的车队。”
“哼,陈教授他们瞒得也太严了,要不是你爸给我打电话,我还被蒙在鼓里呢?”范祯祥装出一副气愤模样。
张国纪闻言,赶忙解释道:“范叔叔,您误会了,陈教授他们只是有可能研发出了常压室温超导,目前还没有最后定论,所以才没有急着上报。”
“哦?不是说成功了吗?”
范祯祥皱了皱眉头。
“我爸估计是听错了,毕竟他又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出身,不过认真说起来,此次确实是一个重大突破。
据陈教授讲,这一次即便不成功,也能获得一种新型的抗磁材料,同时也为研究常压室温超导提供了新思路。”
张国纪帮着解释道。
范祯祥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一旁的三井美惠:“小张,这位是?”
“范叔叔,我忘了跟你介绍了,这是我女朋友三井美惠。”
张国纪没有提女友的工作。
范院长位高权重,平时又比较严肃,对于师生恋不一定能接受。
范祯祥一听到“三井”这个姓氏,立马意识到了女方出身不一般,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没想到执政官还有这一手。
他不动声色地夸了三井美惠几句,紧接着送上了祝福,然后便结束了聊天,目送两人离开。
张国纪这边,随手掏出手机,给老爸打了一个电话。
“爸,我刚从曙光公司离开。”
“怎么样了?情况属实吗?”
张昊立马询问道。
“爸,你之前误会了,陈教授他们确实发现了一种新型材料,但还没有通过所有验证,最终结果还要等一段时间。
不过,我亲口问了陈教授,他说成功的可能性不小,大概有六成概率。”
张国纪如实回答道。
张昊笑了笑,看的很开:“六成已经不算少了,你小子运气不错,居然挑了一个真正的聚宝盆。”
张国纪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
“爸,现在说这个还早,没准儿最后只是空欢喜一场。”
“听我说,你要是真没信心,不如趁机卖掉一部分股份,高位套现,也算是落袋为安。”张昊随口给出了一个建议。
“卖掉股份?卖给谁?”
“放心,网上已经有了常温超导的新闻,相信很快就会有人主动联系你的,这件事我不插手,你自己看着办。”
张国纪有些忐忑不安:“爸,我心里没底,你能不能帮我拿个主意,我这边卖多少股份合适?”
“嗯,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
张昊想了想回答道。
这一次的利好消息,起码能让曙光公司的估值翻个几番,百分之十大概能有个五六百亿,绝对不是什么小数字。
“好,我听你的,陈教授说常温超导距离商用,大概还需要十几二十年,我不想等这么长的时间。”
张国纪干脆道。
“对了,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花?”
张昊随口询问道。
张国纪试探道:“爸,我想拿来买国债,你觉得怎么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