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分把握?”
“只要你们能将何进诓骗进来,一定能成功,其他不用你们管,交给我来办就是。”
张让思量了会儿后,随即点头答应。
涉及机密,两人让旁的太监宫女都远离偏殿,却不料还是被在偏殿角落一少女听到了,她正是万年公主刘妍。
刘妍听到这惊天阴谋后,心里起伏不定,不过没有惊动张让蹇硕,颤抖不已地悄悄回到自己殿中。
趁着宫里忙乱,顾不上她,她带着心腹婢女来到宫门前,买通守门郎卫后,让贴身婢女出了宫。
洛阳,袁府
吴匡、郑泰、何进之弟何苗、还有一个叫荀攸的书生。今日来袁府议事。
何苗首先开口,担心的说;“太后下诏,传家兄夜晚入宫见驾,我总觉得心神不安,恐怕是十常侍的阴谋,诸位可有什么建议。”
这一次袁绍倒是和曹操不谋而合,袁绍愤然说道;“不能去,这一定是十常侍知道了大将军,要招外兵入京诛杀此类,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谋害将军。”
吴匡眼中射出冷电,沉声说;“我们不如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立即发兵,斩杀这群狗贼。”
荀攸摆手说道;“不可以,没有天子明诏这种举动就是逼宫。不如劝大将军不要出门。”
何苗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这只怕是办不到的,在下的嘴皮子已经磨破了,只是说不动兄长啊。诸位可有其他良策教我。”
袁绍出声说道;“实在不行,我们带兵,保护大将军入宫,这样可以以防不测。”
郑泰附和说道;“这也是个办法。”
荀攸突然冷笑了一声,却没有说话,冷笑声很刺耳,所有人都望着他。荀攸一言不发,转身走出门外。
这些人里吴匡对袁绍是衷心景仰,外加敬服的,他不高兴的说;“荀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将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们还是商量正经事要紧。”
何苗站起来,冷冷的说;“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如各自回府,整顿兵马,以策万全。”
袁绍点了点头说;“好吧,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十常侍这些阉宦,牵着鼻子走,胜败在此一举了。”
何苗、吴匡、郑泰转身离去。
袁绍看着他们的背影,只是冷笑,眼中闪过狡黠的光。
何进的结局是注定了的。可是袁绍的笑却有几分让人不寒而栗,袁熙隐隐的感到,他绝对不是世人口中那么简单。
好谋无断,志大才疏也许,只是他的表象罢了,不然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篇章?!历史留名者,有几个简单角色。
在袁府,万年公主的婢女,终究是见到了袁熙,于是她匆匆从贴身处,取出了一份帛书交给袁熙,脆声说道,“这是公主殿下,吩咐亲自交给公子的。”
袁熙不虞有他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隶书字迹有些潦草,分明写道:蹇硕。
密谋。诛杀。大将军。袁中军。于宫中。望。显奕。见知。
袁熙心里有些震惊,他知道历史的大方向,但这些细节他怎么可能知道。
万年公主刘妍这次,算是帮了他袁家一个大忙了,袁熙终究是亏欠她了。
本以为过两三个月,外藩豪强进京,袁绍他们就领兵杀进宫中了事。
谁料中间会有这么个变故,万一袁绍被骗进宫身死那就事大了。
他打赏了宫女一些东西,让她代自己向万年公主道谢。
随即袁熙自己带着许褚,骑马直奔大将军府去,有些事得提前了。
大将军府里,
何进与一众幕僚正商议,传召他们进宫商议灵帝丧事的事情。
他们担心被十常侍把持的皇宫不安全,但身为辅政大臣,不去处理灵帝丧事,于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就在众人争相辩驳之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说,袁中军公子袁熙有要事求见。
不仅何进猜不着,连袁绍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二儿子在这个时候求见,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何进撇了一眼袁绍后,马上让人传袁熙进到议事厅中。
袁熙向何进与诸人行了礼,直趋主题说道:“显奕有机密,要呈上与大将军。”
于是拿着帛书传了上去。
何进也见过这个,很受袁绍器重的二儿子,好奇他有什么机密。
而当他看到帛书后,立马变色拍案怒道:“阉贼欺吾太甚!”
说罢,他让小吏将帛书传给众人看。
在众人一片惊呼声中,他又有一丝袜疑惑,他稳了稳情绪对袁熙道:“多亏了袁显奕的密报啊,但不知从何而来?”
何进也不傻,不然也不可能做这个位子上,他还是有些担心是不是袁绍,私下授意袁熙这么做的。
袁熙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于是组织好措辞,答道:“昔日在宫中伴随诸皇子读书时,认得的一名小宦,正好在停放先帝灵柩处,听的阉贼密议,显奕觉得事关重大,所以冒昧前来,望大将军不怪显奕擅闯之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