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这八个大中专学生里,李晓亮真的并不突出,无论在哪个方面。所以,李晓亮提拔为副科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李晓亮自己都没有想到。
“但是,就是李晓亮被提拔为副科长这个事情,对于马六飞他们几个同时进厂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八级地震。
“马六飞他们同时分配来的八个学生,尽管不是一个学校,学历也不相同,但由于都在厂部机关上班,都是住在厂部的机关宿舍里,吃饭也都是在厂部机关食堂,因而平时交往较多,关系也算不错。虽然他们也在暗中较劲,但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尤其是大家一起提拔成科员,谁也没有比谁好,谁也没有比谁差,所以至少在外表上,大家关系很融洽,大家亲亲热热,一团和气。
“但是,李晓亮的提拔打破了这种均衡。马六飞他们几个的心里首先是不舒服,然后就是不服气。论工作能力,论工作成绩,论和领导的关系,谁也不比李晓亮差啊!如果说,要提拔一位,也应该是马六飞,或者是那个本科生呀!因为,提拔他俩,都有充分的理由,让人服气。如果这次提拔的是马六飞或者那个本科生,可能大家还没有太多的想法。可偏偏不是他马六飞,也不是那个本科生,而是谁也没有看好的李晓亮!马六飞一直认为,无论在哪个方面,他自己都要比李晓亮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现在提拔的不是他马六飞,而是李晓亮!这无论如何让他马六飞想不通。
“其实,由科员提拔为副科长,级别并没有变动,还是副科级。但确实是有了实职,是名副其实的副科级干部。而享受副科级待遇的科员,说白了,还是一个大头兵。
“几乎是不约而同,马六飞他们那没有提拔的七个人,同时都闹起了情绪。领导不是提拔李晓亮吗?李晓亮不是比我们强吗?李晓亮不是比我们水平高吗?李晓亮不是比我们能力强吗?那就让他干去吧!老子不干了。从此以后,这帮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上班开始迟到早退,工作也开始应付,上班时间串门,聊天,甚至公然在上班时间,聚在办公室里玩扑克、打麻将。工作态度稀里哗啦、吊儿郎当。
“党委书记和厂长为此都找过马六飞谈话。他们都语重心长地,态度诚恳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给他讲道理,讲这次提拔李晓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马六飞本应该马上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好好工作。但是,这个马六飞好像是彻底伤透了心,根本不为所动,照样我行我素。最后,党委书记和厂长也都在十分惋惜的同时,放弃了对马六飞的培养。
“李晓亮提拔以后,工作态度自然很积极,工作认真努力,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大约又过了一年多,技术科科长调到七分厂当厂长去了,李晓亮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技术科长。
“还有一个叫郭彦均的大专生,听从了领导的劝告,在消极了一阵子后,他转变了态度,继续努力工作。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就被提拔为材料科的副科长。又过了一段时间,就被调到四分厂当了副厂长。他和李晓亮两个几乎同时担任的分厂厂长。
“而原来最被人看好的马六飞,从此彻底沉沦了。两年后,一直闹情绪,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他,被从厂部机关清理出来,到车间当了一个副主任,几乎就是个工人。马六飞以后就更加破罐子破摔。
“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提倡干部年轻化,李晓亮,郭彦均都被列为第三梯队,就是被重点提拔的对象。接下来,李晓亮和郭彦均又先后被厂里安排到高校去深造。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李晓亮从七分厂厂长的任上,被调到同方县任县长。到马六飞在外贸皮毛厂破产倒闭沦为下岗工人时,李晓亮已经是有十三个县、市、区的大市----子川市的市委书记。而那个郭彦均更是了不得,已经是邻省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了。
“而此时的马六飞,只是一个生活困难的下岗工人。和李晓亮和郭彦均两个比起来,不论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水平,无疑是天壤之别。谁能知道,这不过是他们年轻时的一念之差。有谁能够想到,那个时候,在北林地区的省外贸皮毛厂,李晓亮和郭彦均他们两个根本就不如他马六飞。其实,在下车间时,马六飞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弥天大错。就是那个一念之差,让他成了一个芸芸众生,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李晓亮他们,却成了高官,成为了上层人物。马六飞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没有一点用。马六飞早就知道,闹情绪,最后只会毁掉自己的前途,毁掉自己的一生。但是,他马六飞幡然醒悟的实在是太晚了,早已经于事无补。当他自己明白过来,想要努力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想,只要努力工作,痛改前非,当个车间主任应该没有问题,干到退休时,也许可以当上分厂的厂长。但是,他已经没有了时间。等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车间主任,厂子也就要破产了。他这个正科级的车间主任,和普通工人没有啥区别,下岗回家。哪怕他是个副县级的分厂厂长,都可以调到其他单位,甚至可以进政府的机关部门,不会像现在这样,彻彻底底地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