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沉默,思考着对策。
众臣中,方源犹豫了良久才站起来。
“陛下,臣有一策!”
方源恭声道。
他本不想出风头的。
但是想了想,这个时候表现一下,晋升刑部侍郎的时候反驳声音应该没有那么大。
于是方源站了起来,准备将模湖记忆里的历史记载搬出来。
“讲!”
李世民有点意外。
他今日叫方源过来,只是让方源露露脸的。
好让他日宣布方源晋升刑部侍郎的时候,在场的大臣们少点反对。
但不曾想,年纪轻轻的方源竟然也有想法,而且还敢在这么多大臣面前说出。
要知道,今日御书房聚集的,除了方源,其他都是四品以上的大臣,国家的真正大臣。
现场众人纷纷看向方源,有好奇,有惊讶,也有轻蔑。
“众所周知,岭南僚人以部落为主,每个部落的首领叫土司,他们的制度是土司制度。”
“在他们的部落中,土司就像是我们的皇帝一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管理着部落里的男女。”
“僚人的叛乱,归根结底就是各个部落土司的叛乱,是他们不想朝廷夺取他们对岭南地方的控制。”
方源缓缓说道。
随着方源将岭南情况说出,在场众人的神色都慢慢变得认真。
包括李世民在内,朝廷对岭南的了解都是非常有限的,几乎是放养状态。
其中有几个原因。
一,岭南太远了,一直都是南蛮的称呼,朝廷对岭南不看重。
二,朝廷就没有真正将岭南当作是大唐的领土,它属于大唐完全是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
三,大唐没有那么多时间治理岭南,武德年间多数是平定诸侯内乱,贞观这几年又有东突厥这个大敌。
“臣以为,朝廷可以承认岭南每个部落的土司,册封他们为大唐的官员,比如封为刺史,俸禄待遇等等,以最高给之,每年三五次对他们进行慰问。”
方源继续说道。
还想继续说下去,但这个时候有人打断。
“我们封他们官,他们会接受吗?”
“岭南大大小小的部落估计有数百上千个吧,这得给多少俸禄待遇啊?”
“至于慰问,他们部落首领,需要我们的慰问吗,缺我们那点礼物吗?”
户部侍郎崔振堂起身,沉声道。
其他人没有说话,看向方源,等方源的解释。
“崔侍郎问得好。”
“我们承认他们的地位,封他们的官,不需要他们付出什么,白拿的好处,正常人来说,都不会拒绝吧?”
“退一步来说,他们虽然屡次叛乱,但如果可以选的话,他们也不想叛乱吧,毕竟底层的僚人会不满的。”
“拿了我们好处,解决了朝廷敌对问题,我以为是可实行的。”
方源朗声道。
现场不是大臣下意识点点头。
“朝廷给他们好处,是为了什么呢?”
崔振堂继续问道。
“为了光明正大插手岭南内务啊。”
“他们都是我们的官了,我们小小管一下没问题吧?我们再时不时关心底层的僚人,也没问题吧?”
“时间长了,底层百姓就知道大唐的后,后续的叛乱,相应者必定会变少。”
方源呵呵笑道。
“万一他们不吃这一套呢?”
崔振堂脸色有点僵。
原本想要反驳方源的,但方源对答如流,听上去比前面几位大臣都要好。
这让他的计划失败,心情不美丽。
李世民神色变得郑重,露出认真聆听的神色。
他也是担心这一点,万一僚人部落首领不吃这一套呢?
“也许会有,但肯定不会全部。”
“我们都知道,岭南是南蛮之地,贫困潦倒,生活艰苦。”
“我们给他们好处,他们肯定会心动,或者还会觉得就算骂了我们的东西,我们也管不到他们。”
“而且还有一点,岭南部落各个首领不都是一条心的,总会有人想要得到我们大唐的好处,甚至是庇护。”
方源自信道。
这一次,崔振堂张张嘴,没有继续问下去,回到位置上坐下。
“说得好!”
“想法很值得讨论!”
“还有吗,说完了吗?”
李世民开心道。
方源的想法给他打通了一个思路。
朝廷可以按照方源的想法讨论和完善。
“还有!”
“朝廷肯定他们的地位之后,在他们部落里设县,县令由他们部落里选举出,同样给予俸禄和福利,但有条件,得符合朝廷三年一调政策!”
“另外,县丞,主簿,以及博士等等,从朝廷中选拔过去......时间长了,十年八年或者二三十年,时机成熟后,将岭南的县令调出去,将那些县丞和主簿升上去。”
方源继续说道。
“还有吗?”
李世民眼神更亮。
按照方源的计划,岭南将会由大唐掌控。
而且这个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边缘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