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了古城大酒店,于丹宁和鲁提辖立刻兴奋起来。
“虎城,咱们成功啦,这一下,一年就能坐收八百来万啊。”
于丹宁尽管曾经当过会计,八百来万对她来说,也是个巨大数目,何况这是个人的钱呢。
“不仅一年坐收八百来万,还收了300万定金,这下子建设二期工程都有钱了。”
对于鲁提辖来说,三百万就是个大数。
至于建设二期工程需要三千来万的事情,他还没来得及考虑。
见到两人兴奋的样子,李虎城都懒得打击他们。
这一次谈判,从大的方面上来说,属于成功。
一是第一期商户春节后就开张,一期工程成功启动。
二是二期工程的招商,也基本上算是成功。
云望海他们对于招商具有更多的经验,否则也不会进行整体承包。
总的说来,李虎城的特产城招商,基本上是成功了。
吃亏的地方也有,主要就是整体承包出去之后,自己的收益大大减少。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来讲,也有好处。
一是风险全由对方承担,自己坐享收益,有一个稳定的财源。不用付出精力,可以干别的事情。
另一个好处属于隐形的,长远的。
云望海和李秋德的海德集团,具有雄厚实力,他们拿下特产城,入驻关山之后,不是三五年就离开。
在此期间,随着关山的发展,必然涌现出更多的商机。
李虎城相信,面对这些商机,海德集团绝不会无动于衷,将来一定会在这里增加投资。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哪里赚钱就在哪里投资,这是必然规律。
有了外来资本进来,对于李虎城的建城计划,大有助益。
关山城不是靠他一个人就能建成的,需要很多象云望海和李秋德这样的人。
云望海和李秋德来了,他们还可能带动更多的南方资本到来。
正是因为这一点,李虎城才把特产城整体发包给他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虎城是大赢家。
李虎城相信,海德集团在特产城一定还有别的盈利点,不会仅仅满足于收取租金。
但是要让人家进来,就得给人家足够的好处。人家赚钱了,自己才能赚钱。、
谁叫自己手下没人呢。
一想到手下没人,就想起了于丹宁和鲁提辖今天在谈判中的表现。
这两个菜鸟的表现,就俩字儿:丢人。
可是此时还非常高兴,一点儿反省的意思都没有。
“丹宁啊,汇票是从哪家银行开出来的?”
“馨华分理处,就馨华书店边上那家。”
“云望山去落汇票的时候,你看没看见他带来的汇票上是多少钱?”
“不知道,我也没注意。”
就这个傻丫头,缺心眼儿啊。
“咱们去看看他带来了多少钱。”
“看这个干什么?管他多少钱呢。反正三百万保证金给了就行呗。”
鲁提辖更是没心没肺。
李虎城也不多说,就到了馨华分理处对面停车。
“你们在车上等着,我进去办点事儿。”
“有什么事儿?”
“小事儿,一会儿就回来。”
“那我去张芸那看看,把今天的事儿告诉她,叫她也高兴一下。”
李虎城看着于丹宁。
“丹宁,你今天也没喝多啊。”
“喂,丹宁,还是别告诉张芸为好,她听了能高兴么?见了虎城多尴尬。”
啪,于丹宁拍了一下座椅。
“对啊,你怎么不早说?不去了,就在车上呆着,免得尴尬。”
鲁提辖,你总算是说了句人话,办了件人事儿。
李虎城到了分理处,找到刘玉芳,查了一下云望山的汇票。
面额是400万,转给了李虎城300万,剩下的100万又开了一张汇票带了回去。
这说明,海德集团原来的保证金准备了400万,自己谈判失误,少收了100万定金。
李虎城原本想打击一下于丹宁没注意这些,但是一想就连自己都失误了,也就放弃。
算了,他们两个毕竟才二十来岁,哪里能想到商场会这么复杂。
这个时候能选择跟着自己,已经很不容易。慢慢地成长吧。
于丹宁换到了驾驶位,就由她开车回关山。
“提辖,你不是说丹宁把你忽悠辞职了,不愿意在关山干么,你现在可以回家,丹宁,把提辖送回家去。”
“李虎城,你什么意思,刚刚签约就想卸磨杀驴?我才不回家呢。一年八百来万,一年实现有车有大哥大,收入过万的目标,马上就实现了,你叫我走?我才没那么傻呢。”
“从今天起,我生是关山人,死是关山鬼,谁也别想让我离开关山。”
“这回不想走啦,是谁埋怨我忽悠你的?”
“嘿嘿,不是一时没想开么。”
回到苗圃,于丹宁找来了曹大元、郭平安、何萍、萧助理。
“今天是12月4日,距离招商结束还有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