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嘛……
柯思奎派系,如今所剩无几。除了瑟拉菲恩,只有达罗兰父女,凄清得令人侧目。
本来柯思奎派系人挺多的,但他们要么死了,死在了不久前与杜鲁奇的海战中,要么……
比柯思奎派系更惨的是伊瑞斯派系。
只有站在那里宛若空壳,连芬努巴尔看过来都没反应的莫拉里昂。他那高大的身影像一座失魂的雕像,如果说别人仿佛是人站在这,灵魂离开了。那他就是如假包换的,他人还在洛瑟恩,而灵魂则跨越了环形山回到了伊瑞斯王国,完全可以与史兰魔祭司们媲美。
当然,传统派们不这样认为。
他们认为,这是出过两任凤凰王的伊瑞斯王国捧芬努巴尔臭脚而遭到的报应,在芬努巴尔满口宏图伟论与甜言蜜语的游说下,莫拉里昂派出了伊瑞斯舰队。
而今,舰队覆灭,他自己也近乎疯魔、痴傻。
对莫拉里昂而言,此刻站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煎熬。但这煎熬不是因为舰队就像传统派认为的那样覆灭了,伊瑞斯王国家家戴孝,虽然阿苏尔文化里并没有这样的传统仪和式就是了,他们更在意荣耀与永恒的回响,而不是短暂哀悼。
也不是因为来自传统派的冷嘲热讽,那些旁敲侧击的羞辱对莫拉里昂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他在奥苏安政坛摸爬滚打了数个世纪,见惯了风云诡谲,早已炼就一副油盐不进、进退自如的皮囊,纯纯的老油子。
在他看来,艾德安娜还是有些年轻,还需历练。
他不急,不怒,甚至不动,因为此刻争吵没有意义。
吵架能壮大声势?表面看或许能,但真正的声势,并不取决于谁嗓门高,而在于谁的拳头硬,谁的支持者多,谁的资源广。
谁才是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人。
最重要的是,争吵,能改变这场会议的既定结局吗?
改变不了!
这一切早已被决定好。
这场议会不过是走形式,得有个这么个会议,一个仪式性的进程而已。
不然,他就站出来与那些人激情对喷了,还用艾德安娜站出来。
本来,他甚至都不想来。可最终,他还是来了。
他必须来。
谁让他是伊瑞斯王国的话事人呢,他必须以『在场』来代表伊瑞斯的存在,哪怕只是一个沉默的影子,一个灵魂出窍的肉身。
而此刻,真正困扰他的,不是这场结局既定的会议,而是伊瑞斯王国东部防线的布防和侦查。
来自阿纳海姆的情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让他都一时难以判断真伪,但又不能不防。他明白,若知情不报、不动,等到真正的风暴来袭,自己便会成为笑柄——更严重的,是他的一步迟疑,可能彻底打乱接下来的部署,甚至引发一连串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进而改变整个伊瑞斯王国的命运。
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相比伊瑞斯派的凋零,伊泰恩派系同样显得惨淡。昔日乌泱泱的一众贵胄与大法师,如今只剩几位孤零零地站在议会席中,仿佛群星坠落,只剩晨曦残光。
不同于莫拉里昂心事重重的沉思,埃拉尔德西则像入定的老僧,整个人几乎陷入一种近乎睡眠的静谧中,好在他还站着,若是盘腿坐在地上……
他的心态与莫拉里昂大差不差,明知结果,却又不得不在场,形式主义的躯壳之中埋葬着衰败的余辉。
至于玛琳?
她压根就没来!
不是逃避什么,或者怕惹事,与贝洛达同样尖酸刻薄,而且还爱玩黑色幽默的她才不拒争吵呢。浑身都长满了讽刺利刺的她,甚至乐于其中。
她之所以缺席,是因为她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风暴织法者。
战舰是派出去了,但商船没有。
阿苏尔的商船也是有作战能力的,信天翁级的船首配备有一组鹰爪弩炮,覆盖广阔角度,极具威慑力。而作为三体结构的舰船,两侧船体的外延部分,还各自配备了两组同样的弩炮。
这样的火力配置,使得信天翁级在必要时也能化身利爪,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这年头,而且在这个世界,没点作战能力的船在海上转悠与三岁小孩抱着金砖在街上瞎转悠没什么区别。
次一级的商船,多为单船体的快帆舰型,速度快,机动性强。虽然没有三体结构带来的稳定与火力配置优势,但船身两侧仍部署有鹰爪弩炮,具备一定自保与拦截能力。这种舰型通常用于小批量高价值货物的快速运输,或用于紧急军事物资的调配。
再次一级的就没有远程火力投射了,因为这级别的船是小型双桅帆船,大多在内海或沿海岛屿间穿梭,主要用于载客或短程贸易。
本来艾德安娜也该扮演这一角色,毕竟她与玛琳不同,她是风暴织法者教团的高阶祭司,但没办法,谁让之前的仪式是她主持的,也正因为此,她早在许久以前就知晓这一天终会到来,她必须出现在议会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