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等赵楷发泄完心中不满,才道,“殿下孝感天地,小的由衷佩服。可正因如此,殿下才需更加耐心,否则岂能救上皇出水火?”
“也罢,那本王就暂且听石将军的,日后再和那厮计较。”
赵楷倒也不是不知好歹,被石秀这一劝说,此时已冷静下来,转而询问石秀具体如何行事。
石秀思量半晌,回道,“经过研究宫中地图,小的认为从飞阁入宫风险太大,最好还是另寻他路为好。”
“这是为何,飞阁不是依旧畅通无阻吗?”
“殿下,小的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现下飞阁把守太过严密,从此处通过太引人注目,容易功亏一篑。而且殿下莫要忘了,上皇目前居住在龙德宫,和飞阁中间隔了好几座宫室。”
听出石秀言外之意,赵楷不禁皱眉道,“不能直取赵桓,逼其退位后,再去营救父皇吗?”
石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就消失不见,嘴里则解释道,“此策太过冒险,一旦失败,我等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保险起见,咱们应当先救出上皇,只要有上皇在手,不怕新皇不就范!”
赵楷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又一时说不上来,只好同意了石秀这个建议。
接下来,两人就如何入宫一事,展开了讨论。
石秀指着皇宫平面图的东面,提议道,“殿下,为今之计,只有从艮岳入宫一途可走了。小的近日打听到,自新皇登基以来,艮岳几乎已被废弃,除了守门的侍卫,其内就只剩一些打扫宫殿的内侍宫娥,若从那里绕到内宫,必能神不知鬼不觉。”
赵楷点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就道,“如此,收买那些侍卫一事,便全权交给将军办理,一切所需尽可府库支取。”
“小的遵命,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解决完入宫的难题,赵楷立即又追问道,“将军还没告诉小王,到底何时行动?”
石秀反问道,“殿下认为五月二十三这天如何?”
赵楷闻言一愣,情不自禁道,“这不是赵桓的生辰吗?”
石秀笑道,“就因乃是新皇生辰,小的才建议选择那日,毕竟今年是新皇初登大宝的头一年,朝廷必然会大肆庆祝万寿节,等新皇在大庆殿大宴群臣时,便是我等潜入艮岳的最佳时机。
待控制了艮岳,就可静候御宴结束,到时小的带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后宫救出上皇,随后只要再抓住新皇,便大事可成!”
“妙哉,那一切就拜托将军矣,事成之后,小王重重有赏!”
赵楷一拍手掌,点头答应下来的同时,还不忘再许以厚利。
“好说,这是小的应该做的。”石秀自谦一句,随即似乎想起什么似的,又补充道,
“对了,还有一事叙殿下早定主意。”
“将军请说,本王洗耳恭听!”
石秀郑重道,“老话说的好,未虑胜先虑败,在做此大事之前,王爷还需想一下若事有不好,我等又该退往何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这…难道将军没有十足把握不成?”赵楷光想着事成后自己会如何风光,根本就没有考虑事败后的后果,此刻被石秀一提醒,不由有些傻眼,竟生出一丝退缩之意。
石秀瞧出了赵楷的犹豫,心中对其极为鄙视,但为了完成穆栩交代的大事,他只能用言语坚定赵楷的信心。
“殿下,世上哪有十拿九稳之事?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冒一点险又有何妨?
再者说了,殿下如今的处境已是如临在渊,若继续坐以待毙,您认为待新皇坐稳皇位,会饶过您吗?”
赵楷心中一凛,想到父皇赵佶的待遇,顿时咬牙说道,“将军说的极是,小王的确是别无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石秀松了口气,忙道,“殿下明白就好,咱们目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不过在此之前,想条退路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俗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倘若事有变数,也不至于玉石俱焚。”
“将军见谅,小王此时心乱如麻,实在是方寸大乱,还请将军明言,小王一切照办就是。”
眼见终于说动赵楷,石秀这才说出他的打算,“小人的意思是,在举事之前,殿下不妨先将家卷转移到城外安全之处,若事成自是皆大欢喜,事败也可从容退走。”
赵楷不解道,“退走,退到哪里去?”
石秀指了指北方,昂首挺胸道,“自然是幽云,有我家王爷作为后盾,谅朝廷对殿下也是无可奈何。到那个时候,殿下退则不失荣华富贵,进则可让王爷起兵南下,用武力助殿下荣登大宝。”
赵楷一听这话,当即喜道,“对呀!小王竟忘了还有妹夫,他现下虎踞幽云十六州,麾下又兵强马壮,有他相助小王,小王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