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维话音刚落,伍若兰就把手里的信递到了他面前,笑容苦涩,“这信上写的……就和上次写的一模一样!”
“是啊!”
宁柔也是声音苦涩,“娃都快找不到话跟我们说了……”
李四维一滞,默默地接过了信,心底却泛起了几分苦涩的味道。
千生和安安现在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啊!
不论将士们因为何种原因走上了战场,不论他们在战场上如何奋勇拼杀,不论他们在战场上忍受了何等艰辛、收获过多少荣誉、背负过多少屈辱,早日得胜回家才是他们心底最深处的梦啊!家中的父母妻儿才是他们永远都放不下的牵挂啊!
雷多的雨还在一直下着,绵绵密密无止无尽,一如将士们对家的思念、对父母妻儿的牵挂。
缅北的雨也在一直下着,但是,驻守在唐家卡和卡拉卡一线的一一二团的将士们没有退缩,他们依然忍着饥饿坚守在雨季的丛林里,只为能让中印公路的修筑顺利进行;在那迦山脉的悬崖峭壁间,来自中国的工兵和劳工依旧在冒着大雨向前推进着,即使不断有人因为山洪和塌方而失去生命,但,筑路大军依旧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所有人都在坚持着,因为,他们想早日打回缅甸去、打回祖国去……只要打跑了小鬼子,就可以回家了!
是心底对家和家人那份执着而深沉的爱在支撑着他们啊!
是“打跑了侵略者就能得到和平和安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啊!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这五年多时间里,就是那份爱、那份信念在支撑着千千万万的将士们,在支撑着数万万中华儿女,让他们在前赴后继地为抗战大业牺牲着、奉献着!
也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才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对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才让世人认识到了中国对于争取世界和平的巨大作用!
正是他们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这个已经积弱百年的东方古国!
正是他们让中国重新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四二年十月九日,英、美两国政府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以及其他不平等的特权(香港九龙租借在外)。
四三年一月十一日,历经三个月的谈判之后,中国和美国、英国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了中美、中英平等新约。
四三年五月,美国国会就废除《排华法案》举行听证会,随后便通过了废除《排华法案》的决议案。
四三年六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民政府表达了拟约委员长和丘吉尔、斯大林会谈的意愿……至此,中国在名义上成为与英、美、苏并列的“四大国”之一。
就在这场于中国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会议尚未敲定之前,缅北的雨季结束了。
此时,中印公路已经推进到了南阳河,并在继续向新平洋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独立战车第一营、重炮第十二团、山炮第五团、重迫击炮团、汽车运输第六团、高射机枪营、运力运输团等已经在兰姆伽完成训练的驻印军直属部队也陆续开抵了雷多,随即,驻印军参谋长兼前线指挥官柏特诺少将带着幕僚在雷多建立起了前线指挥部。
十月十日,柏特诺少将电令驻守在唐家卡、卡拉卡等地的一一二团“向新平洋及大龙河、塔奈河方向攻击前进,务于十一月一日前,确实占领下老村、宁边、于邦、新平洋、瓦南关、大洛等要地,以达成掩护筑路及在新平洋建设机场、设立前进基地之目……”
反攻缅甸的命令在雨季一结束便提前下达了。
接到命令之后,一一二团陈明仁团长立刻做出部署,全团在十四日由现驻地出击:以第三营为右纵队,从卡拉卡向达卡库、拉家苏、大洛方向挺进;以第二营为左纵队,由唐家卡向下老村、宁边(又称临滨)攻击;以第一营和团部直属部队为中央纵队,由唐家卡向新平洋、宁干瑟坎、于邦家(也称于邦)方向攻击前进。
十一月十日,右纵队在连克瓦南关、拉家苏两处要地之后,被包围于拉家苏。
同日,左纵队在连克下老村、宁边后,也遭到了日寇的围攻。
十月二十九日,一一二团中央纵队一举攻占新平洋,三十日又攻占宁干瑟坎,但,攻击至于邦家时,却因为缺乏重炮无法攻破日寇的坚固工事而屡攻不克,最终,被日寇分割包围于于邦家外围。
至此,孤军深入的一一二团各部均陷入苦战。
就在次日,中、英、美、苏四国首脑在开罗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会谈,会上,四国首脑商讨了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了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并于会后公布了“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重塑战后东亚的新局势。
至此,中国作为“四大国”的国际地位被明确了下来。
而此时,在湘北、在缅北、在正面的和敌后的广大战场上,那些曾经以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正名的将士们依旧在继续和日寇浴血厮杀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