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亨利不算是贵族中的保守阶级,如果能吃饱饭住个好房子,他那个名存实亡的爵位丢了也罢。
但如今,他当然也没什么心思和精力去参与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听莫茗提起,反倒是笑了起来:“我知道你想做些事,但年轻人还是惜命一点比较好,不要一时冲动就……”
“并不是一时冲动,”莫茗严肃的说着,“最近我一直往十三区那边跑,你以为我去做什么了?”
于是,老亨利才算明白了年轻人的决心。
但他同时也很好奇,向来秘而不宣的革命圈子,并不是他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外来人热血澎湃地高喊上两句口号就能轻易融入进去的。
他该如何获取信任呢?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莫茗解答了他的疑惑。
“我要去刺杀达尼埃尔侯爵。”
……
……
原本一切都在计划中。
刺杀达尼埃尔侯爵来博取革命军的信任只是最小的一环而已,莫茗的目的是前往巴士底狱。
秘密策划攻占巴士底狱,是莫茗费尽心思才从这些年轻人中的其中一位、看似领导者之一的贵族青年口中套出的信息。
基于这条信息,莫茗开始计划自己的行动。
坐落在坎贝尔第六区的、如同要塞般的监狱巴士底,其秘密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人都知道,那里关押着许多政治犯、革命先驱等重量级人物――甚至传说中,还有一个带着铁面具的神秘皇家贵族。
如果能够有目的的进入巴士底狱,先一步探清其中情况,甚至与那些被关押的贵族们搭上线,那么……在革命的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作为内应里应外合,接下来的许多事或许就能有出奇的效果。
莫茗的自告奋勇受到了年轻人们的普遍质疑。
坎贝尔有三座监狱,其中众所周知的巴士底狱只关押政治犯。就算刺杀了恶名昭彰的达尼埃尔侯爵,又怎能保证会被关进巴士底狱而不是其他监狱、甚至是直接处死呢?
于是莫茗显露了他的依仗,一个来自教会典籍中秘密记载着的符号。
那是一个一直以来与教会对着干的、教义明显冲突的另一个极端宗教组织的图标。
这股隐藏在阴影下的势力在数百年间从未间断地与教会作对,其成员无一悍不畏死,很少能够活捉其成员。
于是,在自己留下那个刺客的符号、并在被捕后抵死保持沉默,被关进巴士底而不是被直接处死的几率就变得十分可观了。
“诸君,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或许是这大无畏的殉道精神让年轻人们沉默了下来,莫茗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直指人心的感染力,“坎贝尔沉寂了太久的时间,斯威特尼斯需要新的、人民独立的政权!”
当下,莫茗取出了他事先准备好的数份文件,将其摊开在了桌上。
其上详细的记载着在他入狱的这段期间革命军应该在暗地中计划的事、在起义前应该呼吁争取到的地方势力、半年后的三级会议上需要把握住的机会、在最后的起义中应该提防的地方势力和雇佣军分布、在起义成功建立起市政管理权后所应尽快制定的制宪会议制度,条条框框,无一不分明的写在了纸上。
莫茗知道,革命军的真正头领并不会出席这种小规模会议,但只要这些文件有可能传到那些人的手中,能够起到参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就不枉他作为「后来人」、以史为鉴得出的一番心思了。
会议上,年仅二十五岁的欧仁男爵将所有文件看完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这来路不明的黑发青年。
他说着:“我忽然有种感觉,让你去巴士底狱卧底或许是对人才的浪费。”
然而站在桌子对面的莫茗只是腼腆一笑:“既然总有人要做……我不入底狱,谁入底狱?”
说着没有人能听懂的中式冷笑话。
……
……
莫茗向他们保证,只要成功被关押进巴士底,就算在里面是单间牢房,他也有信心与其他房间中的犯人们取得联系。
被问到原因,莫茗则秘而不宣,大概就被其他人当成了不知无畏的盲目自信。
虽然对莫茗信誓旦旦的说法保留意见,但考虑到这项计划的实施即便失败也没什么损失,便决定配合莫茗的行动。
他的底牌没有告诉任何人……
那是一本来自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的一座图书馆中的一本名为《空间魔法概论》的书籍,虽然仅仅一知半解,却凭借死记硬背将其最实用的一部分记忆在了脑海中。
这本书魔导书真正研读起来,或许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有所领悟,但因得到过资深魔女的指点,几个月来,有两种最实用的魔法他已经渐渐能够施展了。
这便是他最后的王牌。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直到某天下午。
夏季里平时并没有人呆在大屋中,莫茗独自看书的时候,勒戈夫突然哈哈大笑着踢门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