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名为许景明。他的父亲,正是明月市“洪峰武馆”的馆主,一手家传的八极拳颇有名望,在本地武术界堪称一号人物。
许景明的父亲名叫许洪。在《宇宙职业选手》的原着中,许洪是一位对传统武术抱有深厚感情且技艺精湛的八极拳传人。
他为人豪爽正直,经营洪峰武馆多年,虽未成为大富大贵之辈,但在明月市这一亩三分地上,凭借着实打实的功夫和良好的武德,赢得了同行们的尊重。
许洪身材不算极其高大,但骨架宽大,肌肉结实,常年习武使得他精气神十足,一举一动都透着沉稳有力的味道。他对儿子许景明寄予厚望,自小悉心教导其八极拳法,盼其能继承衣钵,将这门刚猛暴烈的拳术发扬光大。
八极拳,乃是中华武术中声名显赫的拳种之一,以其崩撼突击、贴身近打的刚猛风格而着称。
讲究“六大开”、“八大招”,发力迅猛爆烈,动作简洁朴实,尤擅短打,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八极拳演练起来,动如绷弓,发若炸雷,势险节短,猛起硬落。许洪深得其中三昧,其拳架端正,发力刚脆,在明月市的武术圈子里,是公认的硬手子。
通常而言,一地开设武馆,馆主大多会加入当地的武术协会,以便互通有无,交流技艺,共同维护行业秩序和声誉。
许洪作为洪峰武馆馆主,自然是明月市武术协会的成员,且因其武功扎实、为人仗义,在协会内颇有声望,遇到一些稀奇事、为难事,协会里的老少爷们也都乐意跟他说道说道,听听他的意见。
眼前这家诡异的“希望武馆”,便是近来让明月市武术协会颇感头疼的一件“怪事”。据他父亲许洪回家后当趣闻谈起,这家武馆的馆主,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少年郎!按照常理,未成年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根本不可能独立办理完备的经营手续,开设武馆更是天方夜谭。
可怪就怪在,这少年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将所有手续办理得齐全妥帖,合法合规地挂起了“希望武馆”的招牌。
更不合规矩的是,这少年馆主自武馆开业以来,从未按江湖老礼或者说行业惯例到武术协会报备,也未曾拜访过本地任何一位有名望的武馆馆主或武术名家“拜码头”。
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了张,不宣传、不招揽,终日闭门不出,仿佛那小小的门市房只是一个安静的住所,而非对外营业的武馆。
那“希望”二字,在知情人看来,反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感。武术协会方面觉得于理不合,也曾试图派人去请这位“小馆主”过来沟通一下,了解下情况,但要么吃了闭门羹,要么得到极其简略的回应,总之毫无进展。
面对一个来历不明、身份成谜、却又手续齐全的未成年人,协会感到十分棘手:用强打压?未免太过失身份,也怕惹来非议。上门踢馆?更是下下之策,传出去只怕让人笑话明月市武协气量狭小,容不下一个孩子。
这事就这么僵持下来,成了协会近期会议上一个讨论不出结果却又无法忽视的议题。许洪回家饭后谈起,也是摇头失笑,只觉此事颇为蹊跷,透着古怪,尤其是“希望”这个馆名,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丝模糊的印象。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亲口中的这桩“趣闻”,却深深勾起了许景明的好奇心。
他自幼随父习武,对武道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和专注,对于这个神秘的同龄人馆主,以及那个名为“希望”的武馆,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方面,他想替父亲分忧,打探一下这古怪武馆的虚实;另一方面,少年人天生的好奇与争强好胜之心,也驱使他想要亲眼看看,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究竟有何能耐,竟敢独自开设武馆,又以“希望”为名!
于是,这才有了今日的一幕——许景明练功结束后,便偷偷溜到了八极路,躲藏在角落,开始了他对“希望武馆”的第一次秘密侦查。他屏住呼吸,目光紧紧锁定那扇似乎寻常却又仿佛笼罩着一层微光的玻璃门,试图从中窥探出一丝奥秘,心中默念:“希望武馆……奇怪的名字,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许景明在垃圾桶后蹲了半晌,腿都有些发麻了,那希望武馆的门却始终紧闭,不见任何人进出,也听不到里面有任何练功的声响。这死寂般的氛围与他家洪峰武馆里呼喝连连、汗气蒸腾的景象截然不同,反而更像一座被遗忘的书斋。
好奇心像猫爪一样挠着他的心。最终,少年人的探知欲压倒了一切谨慎。他深吸一口气,从藏身处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皱的练功服,故作镇定地穿过马路,来到了希望武馆那扇看似普通的玻璃门前。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推开了门。预想中的门铃声并未响起,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股混合着旧书墨香和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雨后清泉般的淡淡气息扑面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