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骢是什么人物?
虽然一直科举没考上,但就嘴皮子这一块儿,普天之下能够赢过他的真的不多。
于是在朝廷之上展开的这场辩论,最终以张骢代表的皇帝的这一方获胜。
嘉靖现在有了两个爹,自此以后,明孝宗是嘉靖的正父,而亲爹则是加封兴献帝。
这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局了,这个事情闹了四年。
内阁累了,皇帝也累了,顺驴下坡,差不多都的了,毕竟内阁的威严也有了。
真的继续这样搞下去,很容易出现双方之间真正的危机。
他们可不是杨廷和。
所以这件事情,本来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情要过去了。
皇帝的情绪稳定了,内阁也罢休了。大伙儿都皆大欢喜不是吗?
然而答案是,不是。有个人,很不爽,很不满意!
他就是杨慎。
杨慎觉得这个问题很大!很大!所以他做了一件事情。
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他依靠着自己的天赋才情所吸引的朋友,以及仰仗他父亲的三十六个人。
以他为首一起上书,上书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嘉靖皇帝准备启用的一些其余的臣子。
说的是,臣等不能与之同列,愿赐罢斥。”
“你真的很难想象,他的脑子里面,都装的是什么.....”至于他为什么排斥这个人。
是因为这个人和张骢关系很不错。
嘉靖没管他。
但随后,又带人一起上书。
嘉靖皇帝不想看,这家伙跑到左顺门,其余人拉都拉不开的在那里大喊,至于喊得什么,大家懂得都懂。
还不理,于是一大票人在那边大哭,声彻庭殿。
这就很让人觉得尴尬,你说大礼仪这事儿吧,真不是没人反对,杨廷和就一直在和嘉靖扳手腕。
而杨廷和多少还能够从国家制度啊,或者说是典故上面来尝试说服嘉靖,这兄弟不一样,这兄弟就是结党,就是哭,就是表示你不听我的,那你就是纯纯的昏君。”
“这就很尴尬。”
讲到这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忍不住捂住了脸。
这是什么人,那他们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特么的不就是朝廷里面的那些清流吗?
反正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天到晚啥事儿也没干,就是上奏就是挑刺儿,就是抓着你在怼。
任何一个皇帝对于这种人,都表示相当的无语。
你还不能杀他们,这才是最艹蛋的。
而且你要说杨慎就哭了一下,也就算了。
这个兄弟天天在左顺门就是蹲着,就是要抓着张骢进行一场武斗,没抓住就喊,就硬着脖子在那儿喊。
搞得大伙儿都无语了。
嘉靖帝的外戚,都麻了,你一个区区的士大夫,六品官,其他的不干,就整天排斥大臣,然后准备着拳杀大臣。
合理吗?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但杨慎会怕这个人吗?
他真不怕。
因为他爹虽然致士了,但是还活着。
杨廷和啊。
这个人只要还活着,他杨慎就不会有一点问题,他爹的威名,就是如此的显赫。
所以他做的一切的事情,除了让嘉靖不断的不满之外,没有丝毫的作用。
相反,张骢等人平步青云。
他都绝望了,而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嘉靖还是有些不满,还是准备只有自己一个爹比较好。
这个时候,他召集了礼部,准备下旨,再来说一说,自己爹的问题。
当时内阁的人换了两遍,杨廷和之后是毛澄,毛澄现在也走了,内阁还没有一个确切的首辅。
这才是最致命的,所以嘉靖皇帝趁着这个时间召集礼部,想干什么大家都明白。
这个时候,虽然差不多定了下来,但是!
但是还是很多人,对于这件事情相当的不满。
甚至可以说,除了铁杆的嘉靖派,其余人对此都不满意。
皇帝还要更进一步,这如何可以?
于是众人开始纷纷的互相连接。情绪逐渐的高涨!
但是众人却因为内阁首辅的去世,而苦于群龙无首。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
杨慎彻底发挥了他作为才子的才能。
大明两百年历史当中,最为响亮的口号,从杨慎的口中喊了出来。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近日!”
我超。
如此具有煽动性的口号,在加上杨慎本身的才名以及他父亲的威望。
三者一起加起来,大伙儿一下子就沸腾了。
纷纷表示跟着杨慎直接冲。
但没想到杨慎后面还喊了一句。
“今日,进宫请愿!诛杀小人!”
我超,老油条一看,这尼玛是要政变啊?这能行?众人当即心中就有些害怕。
但这个时候,又有两个人直接跳了出来,这两个人乃是杨慎的死党!
他们直接堵了群臣的后路。
表示从现在开始,谁要是退走,不一起做这件事情,那就是奸邪!就应该就地直接被打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