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随着李学武的手指从规划图到现场来回地转换,逐渐理解了红星厂对此地的布局安排。
“南岸是咱们的造船厂,未来还会修建渔轮修理厂、大型船舶修理厂等等,”李学武点了葛平强调道:“我们也给边检站留出了预备用地和使用空间。”
“这里要建一些浮码头,用于停靠小船艇。”
他的一只手在图上,一只手在远处,介绍着港区未来的港池和泊位规划,
一等李学武介绍完毕,付采凝这才对着高雅琴等人说道:“港口的建设和运营并不容易,费时费力。”
“您这话没错,我们也是学中干,干中学啊。”
李学武笑着拍了拍工程师手里抱着的资料说道:“以前我都不知道运营一座集装箱码头需要如此多的装备,光是装卸设备就让我头晕眼花的了。”
这么说着,他接了一本材料翻开来讲道:“起重机械就包括了固定吊、汽车吊、轮胎吊、履带起重机、门机、龙门吊、桥式起重机等等。”
“还有什么搬运机械,叉车、装载机、牵引车等等,”他玩笑着翻看了手里的资料,对众人说道:“我也是个初学者,也在跟工程师老师们学习,呵呵呵。”
“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也简单。”
付采凝看了他说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嘛。”
她看了规划图,点了点一处问道:“这是集装箱岸桥的位置吧?”
“没错,就是岸桥。”工程师看过后点头确认道。
“初期我们将建设10台集装箱岸桥,正面吊十五台、装船机一台、斗轮堆料机2台……”
设计工程师开始了较为专业的介绍,对这些参观者们来说可能听不懂,但是很需要。
“船舶以靠泊码头装卸为主,亦可进行过驳作业……”
众人从码头选址地出来,又乘车转到了仓库区。
“按照设计规划,这里将建设仓库20座,有效面积3.6万平方米,容量6.3万吨;堆场10处,有效面积13万平方米,容量25万吨……”
“你们的船舶和铁路是怎么规划的?”听工程师介绍完,付采凝主动询问道:“可以直接进行车船作业吧?”
“作业船舶是以采购和自主建造为主,”工程师回答道:“主要包括拖轮、驳船、引航船、供应船和交通船等等。”
他在图纸上做着介绍道:“港区铁路规划了四公里,可以进行车船直接作业。”
-----------------
营城港集装箱货运码头项目其实不仅中润和五丰行关注,那些外商也很想跟着来看看。
只是李学武没给他们机会。
既然参与不了投资,那还有什么好看的。
三禾株式会社的老板西田健一带着三上悠亚跟团来了营城,他倒是想竞标码头设备的采购项目。
同样的,香塔尔也同李学武提到了码头的工程建设,圣塔雅集团完全可以参与进来。
吉利星船舶的安德鲁更是愿意提供码头运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只要能喝口汤就行。
就算是大傻子也能看得出红星厂在营城布局码头是为了什么,这种完全控股的码头更是印钞机一般。
集装箱运输已经被确定为本世纪下半页航运和货物运输的标准模式,如此先进的水港,怎么可能不赚钱。
李学武倒是没急着答复他们,一切都得等项目尘埃落定之后才能谈。
码头项目为什么非要等集团化的文件下来之后才开始提上日程,没有参与度的项目还能叫自己的项目?
红星厂搭台子,可不想让别人唱戏,自己站底下看戏。
三天两夜的行程,考察团所有人都没闲着,负责人白天转看项目,晚上聚在一起讨论开会。
而协调人员要做下一步的规划和安排,衣食住行处处都得用心,很怕影响到红星厂的声誉。
秘书团队更惨,白天跟着做记录,晚上做会议记录,半夜整理材料和记录。
周苗苗作为对外办的工作人员,累到机会难得也完全不想去李学武的房间做汇报。
倒是远道而来的赛琳娜热情不减,开完会了还想要谈谈,可是被李学武拒绝了。
一个是明天还得去钢城,那里还等着一位周亚梅呢,他必须正经起来。
二一个是人多眼杂,考察团几十人,算上这里的工作人员上百人挤在一处招待所,太容易出事了。
他可是正经人,怎么可能在这种活动上出现如此的低级失误呢,所以也是义正辞严地保持了君子风范。
赛琳娜倒是很理解他,只给他留下了一句“你等着,我等着”这么模棱两可又特么很悬疑的话。
27号这天下午,考察团在看了造船厂、看了工程项目、看了码头、看了营城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后,在营城相关领导和造船厂全体管理班子的欢送下登上了吉利星号游艇,沿河北上钢城。
考虑到北方的河道比京城和津门的水道解冰期要晚,这边还提前安排了巡查船只打前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