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青州
“妙!实在是妙。先生一言,解了备多日苦思冥想的难事。备何其有幸,能得先生相助,真乃天佑汉室也。”
刘备心中茅塞顿开,很多事情变得迎刃而解。
刘备甚至想到了,可以利用阎柔俘虏来的外族青壮,稍加训练,拿去攻打幽州以西的公孙氏一族,夺回幽州的西边各郡城掌控权,扩大幽州的版图。
一时之间,宴席的气氛开始浓烈,异常欢好。
直到廖化匆匆地入,快步走到刘备跟前,跪地拱手,施礼急道:
“禀主公,青州有变,此乃军报。”
廖化从怀内掏出一份绢布,递到刘备面前,看得出来廖化神色紧张,隐隐有内情。
刘备接过绢布,信手一舒,粗粗扫了一眼,脸色不禁为之一变,将军报转递众人,说道:
“青州刺史龚景发来求援信,说是青州受黄巾余孽围攻,仅青州治所临淄郡城和北海国尚在官军手中,其余各郡城皆沦陷于黄巾反贼的手里。”
黄巾反贼,好遥远的事了。
当初,张角三兄弟战死,黄巾反贼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现在汉室十四州,还有黄巾反贼作乱的地方不多。
可剩下的黄巾反贼,基本都是悍匪强贼,不好对付。
比如,兖州泰山郡的黑山军,其黄巾反贼贼首名唤张燕,原名唤作张牛角,麾下的黄巾反贼足足有二十万,虽说老弱幼孺皆有,可黄巾精兵不少。
此外,就属青州的黄巾反贼最多了。
刘备看龚景在信中提到,这一波黄巾反贼,其兵马居然有五万之数。
难怪,打得青州各郡城毫无还手之力,只存二地苦苦支撑。
刘备首先望了望三大军师,郭嘉、戏志才和荀攸,没有多问,但神色写满了三个大字:
“救?不救?”
至于楚苏,刘备倒不指望楚苏能主动献计,凡事到了楚苏那儿,估计楚苏只会跟刘备说,能苟则苟。
荀攸脾气最好,不忍刘备一人尴尬,主动起身出列,说道:
“主公,青州遇困,黄巾反贼作乱,又揪风浪,我等身为汉室的官军,与青州相邻,理应发兵相救。况且,青州地势平缓,良田极多,不可任反贼大肆破坏,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无以裹腹。”
荀攸建议刘备发兵去救青州,虽说青州黄巾很强,可荀攸左右权衡之下,总觉得不救青州,孔融一张嘴,能将刘备喷到体无完肤,名声狼藉,一对比,伤害更强。
刘备点点头,刘备也想发兵去救,但又怕幽州新定,到时大军前脚一走,后脚就被袁绍军端了老巢,那就完犊子了。
尤其是孔融,这圣人之后,哪怕刘备言出必称汉室宗亲,同样得罪不起。
在荀攸身旁的戏志才笑了笑,接着劝道:
“主公,区区黄巾反贼,当初主公在幽州,杀得黄巾反贼丢盔弃甲,落花流水而逃,如今换了青州,黄巾反贼皆不成气侯,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主公,不止要发兵相救,还可顺手取了青州,龚景年老无能,主公正好将青州与幽州一并拿下,合二为一,一样治理。”
戏志才一想到青州这情况,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拿白不拿。
除了青州可以屯粮,还能作为养兵的基地,稳定地提供兵源。
青州兵,不比幽州兵差。
况且,吞并这一波黄巾反贼,完全能让刘备军的实力,跻身诸候一列。
能混到现在的黄巾反贼,早就不是当初裹挟百姓,夹杂一堆泥腿子的乌合之众了。
刘备面色阴转多晴,不禁眉头一展,听出了戏志才的弦外之音。
得幽州,坐拥天下鹰视之势,得青州,兵粮无忧。
“公达,志才,你俩的话,备记下了,备亦有此意。虽说龚景年迈老朽,不堪一用,可青州北海相孔文举,少年成名,腹有才华,此人名声大躁,身为一方诸候,只身陷贼,备不可不救。”
刘备出兵青州,正好借机避一避冀州袁绍的锋芒,只要袁绍不主动来攻,刘备就会当一只舵鸟,一心苟发育。
然后,悄悄,惊艳所有人。
这时,只顾着喝酒的郭嘉却笑了,差点一口酒没含住,说道:
“主公,你此言差矣。孔文举名声虽大,但此人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不足一虑。但是青州嘛,以嘉看来,公达和志才说得对,早该发兵夺取了。宜早不宜迟。”
郭嘉为人浪骇不羁,没有荀攸那般顾及脸面,也不喜欢戏志才一样含沙射影。
郭嘉只看实力,现在青州名义上,哪怕没有黄巾反贼作乱,龚景也活不了几年,估计黄巾反贼的贼将也有几分眼力,正是欺龚景年老,才发难攻打青州的。
至于孔融?
一介酸儒。
在乱世里,又有何用?
亏刘备扯着孔融的大旗,想借势涨一波名声。
像孔融这样的,郭嘉就算被酒水掏空了身子,同样能打十个。
嘴炮而已。
刘备没想到三大军师难得的一致,都视青州为囊中之物,盘中肥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