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形成的初期,必须以远远超过光速的速度进行膨胀,才能满足目前的观测结果。但是超光速膨胀,在很短时间就结束了,隔了一段时间,膨胀又开始加速。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反反复复,不断变化的,根本没有规律。
如果说暗能量,是产生宇宙膨胀的根本原因,但为什么暗能量还能不断变化呢?
在黑洞宇宙假说当中,也存在宇宙的膨胀阶段。
例如在黑洞形成的初期,以及吸收质量后,时空膨胀的阶段。
但黑洞的形成,不是一瞬间突然发生的,也不是起源于无限小的一个点。
中子星就是黑洞的前身。
也许中子星阶段的生命周期很短促,但它不可避免。
在中子星中,由于引力及原子间斥力的共同作用,其密度是致密而又均匀的。
所以,黑洞刚形成的时候,各方向是一致的。
等黑洞形成后,吞并的质量将会直接转化为黑洞空间,也就没有一致性问题了。”
—————————
“第七个,宇宙学原理。
按照宇宙学原理,宇宙中各处的观测者,观察到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一个观测者是特殊的。
这点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硬伤。
因为大爆炸,必然有边界。而边界上的观测者,看到的结果,必然特殊。
当前的理论认为,人类所处宇宙空间,离宇宙边界很远,或者地球就处于宇宙的中心点,所以观测不到特殊性。
这跟地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黑洞宇宙学说中,黑洞内是一个闭合的三维空间。空间本身闭合,空间的每一点,都与其他点,没有区别。所以黑洞宇宙,直接符合宇宙学原理。”
—————————
“第八个,黑洞无毛。
由于奇点本身是一个单独的坐标系,所以从外部系统进行观测。我们只能探测到它的基本信息,例如质量,电荷,自转等。
尽管它有着巨大的体积,但其质量分布等,常规几何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均不可以测量。
从某种角度来说,黑洞就是存在于宏观世界的一个巨大量子。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量子,研究黑洞就可以了。
由于黑洞可以被看做简单的量子,外部世界与黑洞唯一能够交换的,只有质量,能量,或者再加上电荷。”
—————————
“第九个,暗物质。
在天文观测中发现,银河系外部的恒星,速度远比预测得要快得多。按照计算,银河系早就应该散架了才对。
而且恒星速度运行过快的现象,遍布于宇宙其他的星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暗物质概念。
每个星系都有伴生的暗物质,是暗物质拖住了银河系外部的恒星。
经过计算,宇宙中暗物质的质量,远远大于可观测质量。双方的比例,差不多是20:1的关系。
在黑洞宇宙学说中,空间是由黑洞的引力产生。是引力空间本身吸引着外部恒星,不再需要暗物质了。
黑洞所塑造的空间,并不都是平直的。它受到了银河系等大质量重力的影响,进而产生了附加扭曲。
或者有另外一种可能,正是由于空间和引力的不均匀性,导致了银河系以及其他星系的产生。
换句好理解的话,暗物质就是黑洞引力的另一种说法,或者说是证据。”
—————————
“第十个问题,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是一个有关外星人、星际旅行的科学悖论。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寿命有138亿年。如此漫长的岁月,宇宙中早就应该有智慧生命产生了。但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
因为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计算,智慧生命体一旦掌握了宇宙飞行技术,只需要一千万年,就可以占领整个银河系。
按照这个计算结果,我们的视野里,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外星人才对。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与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为了解决费米悖论,衍生出了一系列假说,例如大过滤器。
大过滤器认为,智慧生命的诞生是必然的。但智慧生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任何生命,都将无法发展到可以宇宙航行的程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命运,必然是灭亡。
科技发展得越快,技术越发达,人类离灭亡,就越近了。
根据黑洞宇宙,如果在宇宙中诞生了任何有能力的智慧生物,等他们掌握了可以扭曲空间的力量,都会用这股力量逃离当前的宇宙,而不是想在黑洞的内部称王称霸。
这就好比,人类从猿猴进化成功,绝对不会再想着回去原始森林当猴王,或者狮王。
大家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思考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在宇宙内部,检测不到智慧生命体痕迹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