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华夏的朝廷并不会在备战的时候让皇帝花一些没有意义的钱,比如建行宫,比如选秀女等这一类。
拥有记载历史好习惯的华夏,不管文武官员,多多少少都能从厚重的历史书中找出那么几个昏君来告诫当今的皇帝不要这么做。
到了朱祁钰这里,自然也是一样,外廷虽说也想圣人多子多福,可还是得分情况。
各地正在积极调动粮草,保证地方基础保障的同时,给予西域方向更多的支持。
所以,于公于私,朱祁钰都不好在这个时候展开选秀。
而因为准备对察合台动武,兵部和都督府衙门,那是夜以继日的连轴转。
大量的物资需要计算,所以这两部门,不约而同的都调用了户部以及学校的学生,将粮草等物资网格化分给不同的人计算,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军事机密外泄。
于谦这样的文官,在算学上也是颇有心得,但武官就不一定的。
有的武官,他们天然有打仗的天赋,可若是牵扯到后勤,那就不是光靠武将天赋就能成事。
就比如石亨,凭借着对于大同的熟悉,他能够清晰意识到大同需要多少粮草,需要多少田地来供应大同的镇守。
可是,牵扯到远在天边的西域,那需要的计算量就不同了。
人走马跑,需要食物,需要武器,而武器又增加了人和马所需要的粮草,并且到目的地的距离都要考虑,哪里走水路,哪里走陆路,怎么计划最快最节省,这些都需要考量。
所幸,在有官道的地方,大明的战略舆图有着详细的更新,远不是以前那种模糊的草图所能比拟,而学校所提供的学生算力,有算盘的加持,计算起来,也比往常单靠官吏还要快上许多。
石亨待在都督府中,看着底下的人忙碌,油然生出了自己好似都没打过如此富裕的仗的念头。
身为武将,石亨当然知道后勤的重要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乃是孙子兵法中的始战之首。
言: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言本意,那就是开始一场战争,就要考虑后勤,如此才能出动士兵,否则就会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作为华夏最为出色的兵书,孙子兵法可是每个武将的必读之物。
读是会读,可并不代表武将本身就能达到兵学圣典中的要求。
而对于石亨而言,现在看着忙碌的官吏,他已经能想象到战争开打时,大明充足的后勤,将会给察合台多大的压力。
除此之外,上兵伐谋,关于察合台的一些机密情报,自然也要摆在最高指挥面前。
朱祁钰将锦衣卫所收集的情报,于军机处分享给特定官员,其中也就包括了石亨和于谦。
相比忙碌的官吏,石亨在拥有更多情报的情况,特别还是经过情报分析筛选之后的精确情报,让石亨有种站在高处纵览全局的感觉。
喜欢大明:殿下请登基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殿下请登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