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西域,可没有什么卷曲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的俊男靓女。
在这里,能看到最多的就是被太阳紫外线照得皮肤黝黑,脸上满是皱纹的苦劳力。
皮包骨的胸膛,是嶙峋的排骨,老人靠在土堆上,看着眼前那不久前突然出现的外来者们。
一个个身强力壮,以老人的阅历,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这些人是贵族。
土鲁番以及周遭附近,长得结实,看上去很精神的,基本上都不是他们这种农奴,因为农奴在长时间吃不饱且高强度劳作下,身子骨早已经亏空了。
就好比这位老人,真要说的话,他其实也才三四十岁,年纪比罗士信大不到哪去儿。
可若是两人站在一起,谁都会认为罗士信是老人的子孙辈。
阶层差异从外貌上就能直观体现。
而让老人吃惊的是,这些人来自东方,来自那传说中的国度,老人也只是年轻时候听说过,当时是部落领主说要去东边劫掠。
在察合台地界,能去东方劫掠,那就是代表着钱粮女人,这方面,其实和草原上差不多。
只不过,相比草原,这里并没有那么多能够挑战大明边关的勇士与战马。
自家主人对于这些人很是客气,甚至可以说是奉承,不过,经过老人的观察,这些人并没有贵族奴隶主那样的做派。
就比如现在,他们还会帮他这个老头子翻地种小麦。
要说土鲁番的耕地历史,就不得不说到大唐对于这里的影响。
当初大唐将这里称为西州,而且并非实行羁縻统治,反而是直接设立郡县,以军屯的形式,让这里的人开垦土地。
也是因为如此,从唐代开始,土鲁番为了防止饥荒发生,普遍采用了唐代历法,按照阴阳合历来规划土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
同时,农奴也就孕育而生。
大明的佃户可比不上这里的农奴。
硬要说的话,佃户还租,还是有变成自由民的机会,但农奴没有,他们完全属于领主贵族的私有财产,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勇武营团的士兵之中,属于农奴的,主要就是仆从军,他们本身就是被送上战场上当肉盾的,就算战役成功了,最多也是被自家主人奖赏几句,运气好点的,那就放在身边当打手,可是,本质上,他们依旧是奴隶。
士兵并没有忘记战俘团的初衷,没有忘记当初圣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他们进攻大明是错的,而那些让他们进攻大明的领主头目,更是错上加错。
但是,这种狂热被大明的军规所束缚,就算是这小聚落里没有罗士信,没有千户百户,他们依旧相互监督,保持着军人该有的自律。
农奴能用的工具很简陋,基本上是木犁、木锄和木叉,这一类简陋的工具,因为和这些农具相比,带铁的东西放在农奴手里,他们的主人也不放心。
东方人心善,乐于助人,乃是礼仪之邦。
这是这里的地主心中所想,毕竟,放在土鲁番,可没有人会去帮农奴做农活,那本就该是农奴要做的事情。
喜欢大明:殿下请登基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殿下请登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