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县城的马车踽踽而行,较来时相比,马蹄声更显清脆。
马车上每个人心中都在思量着什么,倒是显得十分安静。
有胡子的那位夫子名为卫蓝,年四十九,年龄最大,脑子也最活泛,另一位年轻的夫子名为卫竟,曾在国子监和皇府书院各读了六年书,算得上学识渊博学富五车。
至于两位武学先生,拿剑的是卫涛,自幼习武,耍的一手好剑,在卫家,比剑法,还没人能相比,另一位叫卫新,一身出神入化的轻功帮助他很好的使用暗器。
卫衡斜靠在最中央的车厢上,眯着眼瞧着这四位低头不语的男人,心中一阵冷哼,忍了一会儿,还是开口警告一番:
“卫家派你们来这里说是要让你们教授小世子的,但你们还是不要忘记小世子的身份,做出那种违背小世子想法和意愿的事情,要是惹得小世子不开心,被小世子赶回去京城,可没有好果子吃!”
眼看四个男人这会儿都齐齐变了脸色,更是低着头一言不发面上露出惶恐的神色,卫衡也就当看不见:
“还有就是你们既然把家人也带来了就更要好好约束你们家里的人,没事别让你家的人往小世子跟前凑。”
沉吟几秒,卫衡又接着开口:“至于姜家,你们今日也看到了小世子的态度,你们自己掂量吧。”
几个先生弯腰应声表示收到,各自心里也因为卫衡的这番话起了涟漪。
他们本就只是卫家的家生子,一家老小都仰仗卫家而活,自然是只能以主子的想法儿动。
如今小世子是家主最为看重的孙辈,也到底是皇家的人,虽说太子当年那般做法寒了先皇的心,但如今的圣上可是最是尊崇他的这位兄长,对于这个遗珠侄子,也是疼爱万分,更何况这之中还有卫皇后和太子妃之间的关系……
总之就是,小世子的分量,无论是在当今圣上的心中还是在卫家家主的心里,着实不低。
至于姜家,他们今日当然看到了小世子对那位姜家小姐的态度,简直就是遗传了裴家,怕也是一头栽进去就不愿再出来的……
那就当成小世子的岳家好好对待吧——左右那些个姜家孩子,各个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培养起来,往后也算是小世子的依仗。
卫衡闭上眼,他也该回去了,京城还有那位在等着他。
当初能让那位同意将小世子送到三全观已是不易,如今小世子不告而别,亦是让那位九五之尊心中多想。
他得回去将所有事情说清楚,不然,怕是这位小表弟和姜家的生活会更加不平静。
姜家如今已经沾惹陆家曹家的那两个疯子,四零飘散的,一家人都聚不齐。
不能再经历什么波折了……
——
卫衡第二天就出发回京城了。
而姜家在第二天接待好谢广宇这位谢家少爷之后也开始修整房子给四位先生和他们的家人居住。
姜家在柏杨村也算是经营了四辈子的大家庭了,如今就剩下姜道宁和姜道平这两个兄弟俩的子孙,家中房子自是不少。
在姜道宁知道姜家的九个孩子都因为京城陆家而不能在这整个府城好好读书,又得了贵人相助请来了先生,还允诺他们家那几个还没入学堂的孩子也能接受教导,简直是乐意至极。
林秀芬早已经对外声称,裴无念是她娘家的远方侄孙,而卫衡也是她娘家的亲戚。
姜道宁知道林秀芬和和姜家几个儿媳娘家都不是等闲,便也轻易接受。
就连林秀芬在村子里大张旗鼓雇人修整土地种植茶树,姜道宁也是让几个儿子儿媳全力支持。
姜家这两房的日子红红火火。
在迎接夫子前一天,清明祭祖的时候。
姜德望的三个弟弟也都回来了柏杨村。
因为当年姜德望的父亲也算是远近闻名的举人老爷有功名在身,除了当年的姜德望也就是如今的陆知明真正能够潜心读书做学问,其他的三个弟弟,全都是一心不用在正途上,只是认识一些字,能算算账。
就全部在县城找了三家店给人家做账房先生。
轻易不回村里来。
如今也就是清明祭祖,姜德清、姜德明和姜德晏才算还知道自己有祖宗,领着家里的孩子回来柏杨村。
三辆马车前脚挨着后脚进村子的时候,姜德清的婆娘刘翠花、姜德明的婆娘葛丽华和姜德晏的婆娘王玉兰都是让马车上坐着的孩子将帘子拉上去,以方便村子里的人知道是他们回来了。
效果挺让他们满意,马车刚走到村头的时候,就和迎面走过来的一大队人遇上了,好巧不巧,这一堆人就是胡老五他们这些姓胡的一大堆。
胡老五的婆娘一看那车帘子拉开,露出来的是姜家三兄弟和他们婆娘的脸就不由得暗暗在心里啐了一口,这姜家还真是日子过得好,一个个都有马车坐,怕是都是沾了德望大哥的光。
真是不害臊,德望大哥都已经回京城做大家少爷了,这姜家还舔着脸巴结……当初若不是樊梨花那贱蹄子插一手,自己早就是德望大哥的人了,还轮得着她樊梨花个没本事的软趴趴女人去享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