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告一段落,姜恬也松一口气,总归没让顾贞跳火坑。
姜恬去厂子上班,顾贞也跟着去玩。
却不想邱俊彦突然回来了。
邱俊彦的伤已经大好了,不过天底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之前自己卧床的时候,谣言传到省城已经变味,都是他被人捅废了,再不能管厂子的事了。
现在好了,也得露个面,打破谣言。
“你就这么来了,景雨呢?”姜恬问了一句。
“岳父岳母在,我放心。”邱俊彦笑着说道。
他父母都不在了,景雨相比别家的媳妇本就缺少长辈的照拂。
如今岳父岳母虽然对自己还不是那么和颜悦色,但是对待景雨很是照顾,这就很知足很感激了。
姜恬看邱俊彦回来了,露面也得大露一下,就请了几位合作的老板过来吃饭。
姜恬请客,面子问题不用担心,请的一定都会来的。
而且这次的酒桌上,姜恬也透露一个消息。
“还要继续扩大推广吗?”
“继续开分公司?
这样的消息可不一般,按照姜恬现在的生产力,已经是省内无敌手了。
之前姜恬已经收购了县里的不少工厂和设备,这如果继续开分公司,想来现有的产能又要饱和的。
这样的话,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姜恬一定会继续收购厂房设备,或者是找合作的代工厂。
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都是和香林坊有代工的关系的,多数还都是不饱和的。
他们不光要生产香林坊的东西,还要生产自己的东西。
毕竟代工厂里操作的人还有配方这种核心技术都是人家保密的,他们想要“拿来”是不可能的。
姜恬的信息透露好了,看大家的表情,能领会她的意思就好了。
酒桌上,姜恬一口酒都没让邱俊彦喝,大病初愈,烟酒都不应该沾。
邱俊彦也知道姜恬顾虑他的身体,所以把继续开分公司的事情一推再推。
“现在也该提上日程了。”身体不是问题,也不能再磨蹭了。
姜恬摆手:“不等你媳妇生完吗?”
邱俊彦苦笑,景雨生孩子这事他除了担心,其他的也帮不上什么。
照顾这事他也能顾得过来,尤其分公司前期准备不需要多激烈,他应付得来。
姜恬想着这次的分公司肯定会找个大城市的,具体定在哪里,还没有个谱。
前期的各种市场调研和对比评价也是大工程,不急于一时。
现在开始做准备,将来动真格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也好,不过你也注意休息,临省分公司的事让梁奇盯着,你也放手试试,他要是那块料,以后分公司的事就让他打理,你需要什么人手,自己再招人就行了。”
邱俊彦也是老将了,她也不用多说的。
很快,邱俊彦就返回临省了。
姜恬琢磨邱俊彦的房子买在临省,再开分公司,邱俊彦定居的问题还是个事,只能等以后看邱俊彦的意愿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时代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的。
省城的地产商越来越多,都是外地来搞投资的。
老城区那边已经拆得差不多,其他的城区也在各种招商引资。
县城的地产多数都掌握在范家手里,之前卖了一波,之后有不少好的经济地段都压在手里。
因为省城里的大肆发展让县里也跟着水涨船高,经济一下子也跟着起飞了。
张志江开心,坚持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了好时候了。
有人投资,县里也慢慢得变得繁华,还有不少外商看上了当地的土产和时鲜。
村里人原本都是种得农作物,因为现在外商喜欢野山珍,基本有空就去后山采蘑菇。
晒干了卖,一斤也不少钱呢。
姜秀期末结束,顾聿辰那边的工作也都料理的差不多了。
一家子开车回村,准备在村里避暑。
好些日子没回来,屋子也要好好的洒扫一翻。
院子里的藤架倒是郁郁葱葱,爬满了牵牛花,只是无人打理长得有点太随意,顾聿辰就拿了剪刀修修剪剪。
姜恬这次也看出了村里的变化,不少住泥胚房的人家正在盖砖瓦房,生活条件也是在慢慢变好。
村里不少人都是在她的厂里上班的,除了工资还有年底分红,日子会变好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也有一些是抓住了时代的风丝儿,跟着起家的。
村里有两户,去了南方打工一趟,回来以后就自家盖大棚,自己种了蘑菇。
冬天的时候还能培育一批反季农作物,实实在在的赚了钱,现在村里人也跟着效仿,基本上家家都有大棚。
姜恬再一看自家的地,要不是周兰芳种地的时候帮自己打理一手,现在还荒着呢。
周兰芳春天开始回村住了,不和刘长河住在省城,
看见姜恬回来了,就叫姜恬去自家吃饭。
“你们刚回来,肯定啥也没有呢吧!”周兰芳笑着问。
姜恬笑着点头,家里除了灰,可不就啥都没预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