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和常氏满脸不可置信。“道家就没一个好人?”
朱橚稍微冷静一下,脸上的怒气稍下,“也不能说没好人,那些一心修行,清心寡欲,只钻研道经的道士,还算好道士。”
“他们一辈子劝人向善,致力于大明百姓的精神建设,对大明算有正向的作用。”
朱标黑着脸,那样的人有多少?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除了那些年纪大,真正看破红尘的。谁不向往这滚滚红尘?
道家金丹被人传的这么神。
又有多少人能忍住道家金丹暴利的诱惑?
朱标搂过哭的不成样子的常氏,声音罕见的带上了杀意。
“老五,查,给孤狠狠的查,其他人孤信不过,孤只信任你。不论涉及到谁,只要敢谋害孤的孩子,孤要他全家的人头。”
朱橚点点头,不用说他也会这么做,敢动他大侄子,不管是不是阴谋,不把幕后之人扒皮抽筋,他就不是朱橚。
朱橚直接找上朱元璋。
“爹,把二虎借给我用一下,再把你拱卫司的人手全交给我。”
“现在哪里有拱卫司?都是亲军都尉府,现在亲军都尉府只负责咱的安全和仪仗队。其他刺探情报,查案子的事儿他们一概不管。”
“有人想毒害你的亲孙子雄英。”
“啪……查,给咱狠狠的查!拱卫司原班人马够不够?不够咱再给你调兵。来,咱给你令牌,如朕亲临。咱再给你便宜行事之权,特殊时刻,允你先斩后奏。”
“……”
拱卫司就是后世锦衣卫的前身。
大明没成立的时候,拱卫司明面上专门负责朱元璋的安全,可暗地里,刺探情报的事情没少干。
不仅刺探敌军情报,更刺探他身边大臣的情报。
朱元璋多疑,二虎又精干,
在朱元璋的默许下,几乎每个大臣府邸都有拱卫司密探,整个大明有任何风吹草动,朱元璋一清二楚。
后来大明成立,百官对拱卫司恐惧无比,朝廷针对拱卫司的风言风语就没停过,百官意见很大。再加上大明初立,朱元璋要施恩于百官,要表现出君臣和睦,相互信任的场景。稍作考虑之下,将拱卫司改为亲军都尉府,专门负责朱元璋出行的仪仗队。
改建虽改建了,但百官身边的密探还没撤,二虎手底下的拱卫司,仍旧是整个大明情报最灵通的人。
只需朱元璋一声令下。
拱卫司就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威力。
“亲军都尉查案,闲人回避。”
“此人与道教妖人有所勾结,给我带回去。”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我看谁敢抵抗!”
“什么?你说小爷我公报私仇,专门挑你们的毛病?二虎,你让你的人先停下,给我一个时辰,我先报报私仇,麻麻的,小爷报私仇什么时候还用找借口了?不是板砖一亮说揍就揍吗?”
“先把吕氏一家老小关进诏狱,不管他们有没有和道教妖人同流合污,吕氏知道金丹有毒这点事毋庸置疑的,就凭借这点儿,给我查,我要查个水落石出。”
“……”
朱橚加上二虎的威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整个大明还没有出现能与二人抗衡的势力。
哪怕是胡惟庸,淮西勋贵那些人,也不禁对朱橚二虎他们退避三舍。
谋害皇长孙是何等的大罪,但凡沾上一丁点儿关系,
不论是什么身份背景,那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罪过。
“五皇子,查出来了。”二虎不愧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
没过多久,就把金丹这件事儿,查的水落石出。
“说。”朱橚黑着脸,眼神中无尽的杀气,他倒是要看看,谁那么残忍,敢对那么小的孩子下手,要是让他知道,他绝对将那人挫骨扬灰。
随着二虎的诉说,朱橚对整件事的了解逐渐清晰。
炼金丹的妖道姓刘,本是浙江一代的一小道士,刘妖道从小孤苦伶仃,靠道馆寺庙接济为活。遇上元末战乱,时而为道,时而为僧,倒也算的滋润。
可是五年前,有个神秘人找上了他,出高价想让他炼制金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刘妖道没饭吃的时候连和尚都假扮过,哪里会炼制金丹这等道家秘传的东西?
好在,刘妖道的便宜师父是个真道士,关于开炉炼丹的记载,有那么三两句。尤其是他祖师爷,好像还出过一个炼丹比较出名的人物,算是有传承。
刘妖道也是胆大,眼馋神秘人的高价悬赏,直接按照记载开炉炼丹,三年不知实验了多少次,延年益寿的金丹没炼出一粒。
毒死是试药道童的毒丸倒是炼出来一大堆。
试药道童初吃药,于常人无异,甚至红光满面,身体变好。半年到一年之后,开始出现掉头发,大便黑结,精神萎靡不振的状况,若是吃上两三年便会发疯,体弱,得上怪病,甚至不知不觉死去……
刘妖道本以为事情办砸了,谁知道神秘人极为满意,不仅双倍支付了报仇,还帮他出路引,改户籍,帮他到金陵定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