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数个亭台楼阁,林墨一路来到案牍库。
守门的也是上了年纪的镇世司,悠闲的躺在躺椅上。
案牍库除了每过一段时间有人过来运送新的档案,
大部分时间都不会有人来。
谁会在意这些记录多年的档案?
多去武阁不好么。
林墨扫了眼,直接走进去,刚要推开门。
“哎!你站住!我怎么没见过你!腰牌拿来!”
林墨转过头,冷冷的盯着他,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寒气。
“咳咳,老朽案牍库守门人,于翁见过大人。不知大人是?”
于翁连忙弯着腰行了一礼,恭敬询问道。
“百司林墨,这是千司令牌。”
林墨将李暮给的令牌,于翁看了眼收起来。
这也是要记录的。
于翁上前恭敬的打开门。
“大人,请。”
林墨踏步进去,看着上面分着区域。
按照十郡,三十六县,每一个都有单独的书架。
排在最前的就是安夏府的档案。
林墨接连在安夏府下的档案里不停翻找着。
一本又一本被接连放回去。
“于翁?你知道觅仙山属于哪个地界么?”
林墨看向一旁侍奉的于翁问道。
“觅仙山......”于翁嘴里重复着,思索着。
“大人,我未听过觅仙山这个地名。”
“方位大概离平安镇东侧,普通人脚力的话从安夏府到觅仙山有不到一个月的路程。”
林墨眉头紧锁,之前翻看万年县的档案也没有找到这个地方。
还以为没有在万年县的管辖范围。
“大人,平安镇我倒是知道,可那边的话,数座大山相连,
我想大人你说的,应该是有人随便起的名字。”
“那长生观呢,这些记录里有没有关于长生观的记录。”
“大人,天下道观何其多,没听过很正常,不过若是咱这安夏府地界的话,
我在这数十年,若是听过也肯定有印象。
想来,或许不是我们安夏府的,也可能各地记录在册的,有所遗漏,
又或者还未来得及登记。”
“平安镇周围就没有人报案,或者有被屠村等等一些异事么?”
于翁挠挠头,他也看出来了,这位大人还真是来查案的。
查的说不定还是些陈年旧案,现在可是很少有人在意这些了。
“大人,平安镇周围数地并没有记载,唯有的也只是数月前平安镇有妖人作乱。
也已经平息了,其他周围几地也只是小事,都解决了。”
林墨沉思着,丫丫应该不会说慌,或许名字真的是志和随便哄骗人的。
但是炼制了十年鬼婴,不断的有人被带到山上,这么多人,总不会都记载不上吧。
像是看出林墨的疑惑,于翁缓缓道。
“大人,安夏府每天都会死上不少人,而且匪患又多,又赶上大旱。
除了一些道观在的地方,还会施道术照看下所在之地,其他的饿死的,被杀的也很正常。
这些也是那些治理官吏的事,我们镇世司也不会记录这些。”
林墨低着头,缓缓道。
“人命如草芥......”
于翁看着眼前沉默的大人,轻声安慰道。
“我等镇世司能压的住天下邪祟,镇的住那些妖人,便已经无愧于心。
世俗的事,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
于翁抿了下嘴唇,看着眼前还是少年就已是百司。
满头银发,也不知道修的什么法,心里莫名的对这少年感觉心疼。
这放到大派里也是天骄啊,何必加入镇世司呢。
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
“大人......无愧就好,不必沉迷前事。”
林墨疑惑的看了眼于翁,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说出这话。
“通缉令,或者,人物志呢。把安夏府所有道行或者出现过有记载的都拿过来。”
\"是,大人。\"
于翁转过身从从一侧总档案上抽出厚厚的一本。
林墨接过翻开,皱着眉。
“太少了,要十年到现在的记录。”
“大人,你手里的是部分记载,那几卷都是。”
于翁指向一侧占了满满一格的档案。
“于翁......档案能借出么。”
“回大人,不行。”
林墨揉着自己眉心,一旁已经放下两卷了。
于翁拿过未看的递过来。
“大人,是要找人么?”
“嗯,我在找一个叫赤合道人的。”
“回大人,没有。”
“嗯?”林墨皱着眉疑惑的看向于翁。
“回大人,没有。这里面没有叫赤合道人的。”
于翁拱手道。
“你知道?”
“回大人,老翁我没事就翻这些看,平日里也没人来,只能看这些打发下时间。”
林墨握紧拳头,目光冷下来。
“为何不早说。”
“啊?大人你不也没问嘛。”
于翁慌张的答道。
林墨叹了口气,这么想来,府城的案牍库也没多少有用的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