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甬城华伟电力工程公司的总部专工,他们的主要责任是组建公司的技术中心,为公司的各个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的职责大致有①配合市场经营部做好市场开发工作,负责完成技术标的编制及后续的技术澄清。②组织各项目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的评审工作。③负责公司技术规范的编制和修订。④向遇到技术问题的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如果无法远程协助则需出差去项目部解决。⑤为公司其它部门提供技术支持。⑥完成部门领导分配的其它任务。
司徒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熟悉,发现专工的岗位弹性很大,即看起来责任并不多,但真要想做得很好却是一个无底洞。例如第②项,如果想省事,对项目部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可以回复没有意见或轻描淡写的提上几条修改意见,但如果想认认真真的去审核去发现问题,那就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再例如第③项,偷懒的专工可以每年都不更新技术规范,但认真的专工就需要收集项目部的新工艺新方法,确保公司的技术规范与时俱进;还有第④项,电仪专工徐武平几乎常年出差,而常敏就基本留守总部。
司徒敏一开始和其他人一样,以为只有常年出差的徐武平很辛苦,而常年留守的常敏很轻松。但一段时间了解下来,发现其实第①项配合市场经营部完成技术标书也是一个超级大坑,这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领导以为技术标都是有模板的,拿以前的标书随便改一下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没有自己做过技术标的人根本不懂得其中的不容易。首先技术标必须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来编制,而并不能根据自己设定的模板来做;其次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并不一致,一个方案不能简单的照搬照用,里面的细节需要花费精力去修改和完善;另外,技术标里需要提供很多的附件,如需要绘制CAD格式的总平布置图,P3或PROJECT格式的进度计划,这些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最后,很多业主为了省事,并不提供工作量清单而只提供图纸,这样就使得专工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审图,然后完成工作量的统计并提供给报价人员。
葛飞向司徒敏诉苦,专工们完成标书的时间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但市场经营部从拿到标书到开标的时间往往很短,有时候还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使得公司不得不放弃了很多投标,也给工程管理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葛飞知道司徒敏是文字的高手,请司徒敏想想办法提高标书编制的效率。
司徒敏知道标书编制确实不易,但通过观察发现各个专工们还是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例如机务专工常敏的标书目录一直用手编而不是自动生成,在标书页数较多的时候,从头到尾翻一遍都要很长的时间,再用这样原始的办法来做目录势必要浪费很多的时间;保温油漆专工李益峰储备的方案不够多,每次做标书都要临时到处讨方案,然后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电仪专工徐武平的文字处理技能不足,他提供的内容,格式和序号混乱,谁到最后负责组卷时总是很费力。
司徒敏本想指出专工们的问题,但一想不妥,监督指导专工们的工作是葛飞的责任,自己越俎代庖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别人也未必领情。于是他自己悄悄开始了提高标书编制效率的各项准备工作:①收集各专业的施工方案,并去掉里面针对性强的内容而只保留通用部分。②收集整理在各招标文件中出现过的章节要求,针对这些要求编制通用性强的章节小模板,如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及体系管理等变化不大的章节。③收集公司的投标相关人员信息,把他们的学历、建造师编号及业绩登记在案,以免每次都要向人力资源部索取信息而耽误时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司徒敏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市场经营部买到了一份标书,是关于给一个海岛上的电厂增设海水脱硫系统的工程,但离开标的时间还只剩下了4天时间。如果给标书的打印、盖章、签字、包装及送达留下一天时间的话,那么技术标必须在3天内完成。葛飞开完投标评审会脸色铁青的回到办公室,公司领导在会上说这个标非常重要,工程管理部必须要按期完成技术标,但葛飞深知自己的专工们没这么高的效率,就算自己亲自上也是一样完不成。他知道司徒敏能力不错,但毕竟也是刚来不久,而且作为自己的老部下,自己不能让他负责的第一个技术标就是背黑锅。葛飞硬着头皮和专工们传达了公司领导的要求,除了司徒敏不说话,其余专工们都一口咬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葛飞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他把这个情况向令狐萍进行了汇报,他的想法是让令狐萍作为部门经理去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放弃这次投标。令狐萍觉得葛飞是故意把难题踢给了自己,心里有点恼火,但也没表露出来,只是说“好的,我知道了。这个标你不用管了,是放弃还是找谁来完成,我会自己负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