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龙小脸都皱到一堆,举起拳头表示抗议。
要不是学的词有限,他可能真的要跟二哥掰扯掰扯。
赵小狸顺着赵小龙的后脑勺摸了摸,“乖,我们小龙是最棒的啦。”
赵小龙抬头看着大姐点头,双手紧紧抱着赵小狸的大腿。
他还是最喜欢大姐。
赵小龙可爱的模样,让阿爷和大伯昂头大笑。
大伯打趣道:“小家伙还听懂了,以后一定会比二牛和三虎更聪明。”
三虎不服气,“大伯,我现在可是熟读三字经和千字文。”
“小龙还啥都不会呢。”
赵二牛也跟着点头。
他一定会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努力,他的大姐以后都由他护着。
“好啦,大伯就是开个玩笑。”赵小狸也摸摸赵三虎的头。
这几个孩子,都可爱得紧。
阿爷开口:“小狸,没事我们就先回去,有事跟阿爷大伯说。”
赵小狸高兴应下。
有这么多爱她的家人,赵小狸感觉心里暖暖的。
桑蚕开始吐丝,每天进食的桑叶都在减少。
赵小狸现在也很少去后山摘新鲜桑叶。
“小狸,你在家吗?”
门外传过来一个声音。
赵小狸回头看,原来是隔壁的吴嫂子。
吴嫂子面色有些不自在,姣好的脸蛋红扑扑的。
“吴嫂子,有事吗?”
吴嫂子犹豫了一下,才开口,“我想问你一个事情,不知道……”
看到吴嫂子纠结,赵小狸主动问,“什么事情呢?”
“最近我家养的桑蚕病恹恹的,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你。”
养殖桑蚕能赚银子这个事村子里都传遍了。
她有些担心赵小狸不会告诉她养蚕的秘诀。
赵小狸以为是什么大事,一听她就马上答应吴嫂子过去看看。
吴嫂子也面露喜色。
赵小狸能帮她,真是太好了。
她想多赚点银子,把赵二娃赎回来。
上次她看到赵二娃在镇上吃苦,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银子,她早就把二娃赎回来了。
赵小狸对吴嫂子没有任何保留,所有养蚕的注意事项,都一一给她说清楚讲明白。
村民也是第一次接触蚕,其实养蚕和种庄稼都是一样的,需要用心才有收获。
吴嫂子听完以后,才发觉自己需要做的东西还很多。
末了,赵小狸还说了一句,“如果其他村民问起,你也可以这样和她们说。”
吴嫂子有些惊讶,迟疑半晌,“那会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她们脑子里想的是,以前只有赵小狸一个人在养蚕,赚的钱都是她自己一个人的。
现在她们也学着样,肯定会影响到赵小狸。
导致她少赚一些银子。
赵小狸并没有细下解释。
而是让她们放心养蚕。
知道赵小狸的想法,吴嫂子皱着的眉头这才松开。
回到院子,赵小狸和二牛三虎说自己要去镇上买宣纸和笔墨。
一听到要买纸墨,二牛和三虎就很兴奋。
想要跟着赵小狸一起去镇上挑选自己喜欢的。
但都被赵小狸拒绝了。
任凭两个人撒娇也不管用。
理由是,路途太远,两个人还是小孩子,再加上赵小龙,什么时候到镇上都是一个未知数。
赵小狸故意板着脸:“你们都给我听话啊,不要弄幺蛾子。”
两兄弟瞬间老实起来。
他们都不想让大姐生气。
赵小狸出了门,找同村大叔借了牛车往镇上赶。
其实赵小狸可以用银子在系统商城买小电驴。
这样会更快。
只是赵小狸怕把人吓到,把她当成妖魔鬼怪。
这次没有流民的阻拦,去镇上的时间要比之前要快一些。
镇上虽然没有之前热闹,不过还零零散散开了一些铺子。
镇子也大,赵小狸坐在牛车上逛了一会儿,找到一家开门做生意的铺子。
赵小狸衣着和镇上的富商小姐公子相比,逊色不少。
甚至还没有出来迎接客人的小二穿得好。
但赵小狸并不在意,本来就生活在村子上,有时候还要上山找东西,丝绸和柔软的棉布会被后山的树枝刮破。
“这位姑娘,请问你需要点什么?”
小二看到赵小狸很热情,并没有表现出鄙夷和看不起的神态。
“我需要宣纸和笔墨。”赵小狸直接说自己的需求。
小二很热心,每一款纸墨都很详细给赵小狸介绍,小到便宜的,大到贵的。
“那我要这些基本款的。”
现在赵二牛和赵三虎还在摸索阶段,买太好的东西也是浪费。
再者,十里村的孩子大多都买不起纸墨,她买最一般的纸墨,也不会引人嫉妒。
“好勒,这就给您全部包上。”
等赵小狸走出门,小二还是很热情,“姑娘您慢走,您下次再来。”
对于这种不挑人不摆脸色的小二还挺少见。
赵小狸心情好,回头丢给小二两个铜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