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兰几个研究生,明白了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了。
便知道绿色农业走的是高端农业产业路线,产品面对的是上流人士,讲究食品安全和环保。
生态农业是全民消费群体,范围比绿色食品广泛。
那么生态农业的效益肯定比绿色农业的高。
见鲁志豪表态答应了,梁丽兰惊道:“鲁少,您这投资一百亿搞绿色农业啊。那要收入多少才能获利啊?”
“我觉得还是搞生态农业,消费群体比绿色农业广,效益比绿色农业高。”
陈天浩笑了笑:“绿色产品不完全走高端市场。”
“可以走全民化消费。以出口和中高端市场相结合。”
“而对于投资额,暂时不要投入一百亿。”
“投入三十到五十亿足够了。”
“一下子投入太大,会导致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不但会影响农业项目的产出收益,也会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展。”
“就如杨家,要投资一百亿去搞农业开发,我知道他们没有搞过农业开发,就建议他们暂时投资二三十亿去搞。”
大家惊得面面相觑,没想到陈天浩会为投资方考虑。不盲目求大,不只顾自己的政绩不管投资方的成败。
不由敬佩陈天浩,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啊。
鲁志豪感动的说:“天浩,那这一百亿,你去安排。”
“反正,我们增加一百亿的投资。”
永成和几个学生没想到鲁志豪这么表态,不由都暗自惊叹,这是陈天浩以诚信待人获得的回报啊。
面对陈天浩这样的好干部,是个想办事业的老板都喜欢。
陈天浩的准备回答,就听到手机响,看到是杨开顺的来电。
感觉太巧了,马上接起来。听到杨开顺高兴的笑着:“天浩,我回来几天了,刚忙完。想请你到家里来吃顿便饭。你有时间吗?”
陈天浩感觉自己行动不方便,暂时不好答应,便笑着:“现在很忙,没有时间。”
“过段时间看看吧。”
杨开顺见天浩这么回答,便笑道:“那好,我恭候佳音。”
陈天浩笑着挂了电话,便对鲁志豪说:“投多少资金,暂时不定。现在,先把绿色农业项目投资方案做好。”
“主题是,公司加农户,农产品都由农户去生产。公司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
永成感觉陈天浩办事很稳重啊,当即高兴的点了点头答应着。
定好了思路了,鲁志豪马上就从公司申请了五百万的课题研究经费,预付给课题小组,作为启动资金。
永成看到鲁家一下子给了五百万元课题经费启动资金,当即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鲁家这么大方啊。竟然支付的启动资金都比他预想的课题经费多。
就明白,这是鲁家冲着陈天浩的身份来的。
便料定,全部的课题经费,肯定上千万。
马上就支付三百万给陈天浩,明白这项课题是陈天浩的功劳,必须给他分大头。
陈天浩没想到还有这个套路,他当即笑着说:“我不能拿这么多。我这一个人都超过半数了,不行。”
永成便如实的说:“这课题经费,就是支付给课题小组成员的活动经费和报酬。”
“这是鲁家看在你的面子给了这么多,说白了,就是给你的课题经费。你必须拿多部分。”
陈天浩确实不想拿这么多,感觉那样,形象不好,可不好争辩了,只好笑道:“我就等课题完成了再拿,现在先放您手上支配吧。”
永成见陈天浩这么决定,他就不坚持了,替陈天浩把这钱存着,等课题完成后,再和后续的课题研究经费一起付给陈天浩。不管多少,都按照百分之六十的比例分给陈天浩。
鲁志豪表明了,这是首付款,后面还有大笔的课题经费。
接下来的日子,永成就带着几个研究生和陈天浩一起做鲁家的江南绿色农业项目的投资计划。
陈天浩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了他们,便结合了实际情况论证可行性方案。
潘元盛那些研究生发现被排挤在外,没有安排进入鲁家的农业项目投资的课题组中,都非常的失望。
潘元盛和许祥飞还非常记恨陈天浩,都想给陈天浩使阴招。
他们没想到,导师根本就不让他们和陈天浩在一起。
而陈天浩在这里读研究生,就是打发时间,掩饰自己在京城的行踪。
他很清楚,不需要研究生的文凭来给自己奔前途,也不需要这个研究生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工作提高谋略。
他知道,对于广大农村的扶贫工作来说,这些知识还真派不上用场。需要真抓实干,因地制宜,不盲目求大。
为农民找准好发展的方向,找准好销路,就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尽快的实现脱贫。
在发展农产品时,不要跟风,免得导致农产品贬值和滞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