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如果是神,何须向凡人低头?
倭国百姓看着高台上那个以往光芒万丈,让人顶礼膜拜的身影在这一刻突然黯然,跌落神坛。
高台上,足利义视原本紧张的紧闭着双眼祈祷着行刑的结束,但是等来的却是大名们愤怒的怒喝。
一阵阵叫骂彻底让足利义视绷不住了,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扎进手掌的血肉中。
他贪生怕死不错,但毕竟是天皇被人这样羞辱再软弱的人也会心中羞恼。
看着台下倭军百姓审视的目光,足利义视只觉无地自容,他知道,他的臣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尊敬他了。
足利义视看着台下百姓的目光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想开口说些什么。
但一抬头刚好看到了李陵似笑非笑的笑容,一瞬间,足利义视刚刚升起的勇气荡然无存。
周围荷枪实弹的明军士卒也让足利义视生不起丝毫其他心思。
仅仅一瞬间后,足利义视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已经决定为了活命臣服明朝,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足利义视再抬头,眼中的已经满是希冀,期盼的看着台上的李陵,希望能结束这场闹剧。
李陵眼看时机成熟也不再继续让大名们叫骂,李陵站起身来:
“哼,死到临头还胡言乱语,斩!”
随着李陵一声斩字出口,早就等候多时的刽子手扬起长刀,一声闷响,一颗颗大好的头颅便砸在地上。
血液顺着断裂处喷涌,染红了会场中央之地。
随着人头的落地,也宣布了倭国的大名彻底被铲除。
足利义视看着一颗颗人头落地,耳边的叫骂为之一静,心中顿时长出一口气。
他就如同当众被人揭发的盗贼,大名们死后足利义视瞬间感觉心情舒畅了很多。
但足利义视身处高台,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足利义视的表现自然逃不过台下众人的眼神。
原本就对足利义视持怀疑态度的众人看到足利义视的表现顿时心中更加苦涩,他们的天皇居然看到自己的子民被斩首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这让众人的脸色愈加难看。
今日的天皇陛下,怎如此不堪?
会场中央,随着人头落地,明军士卒快速开始了善后。
这群大名们的脑袋李陵本想把他们悬挂起来震慑倭国百姓,但是转念一想,李陵瞬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他们要的是倭国的资源,主要的是人口,这些劳动力将为大明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把这群大名的脑袋悬挂示众确实可以震慑民众,但与大明的目的没有一丝帮助,反而可能引起民众的厌恶。
足利义视如今可是整个日本的公敌,这个风头明军可万万不能抢了去,就让足利义视顶在前面吧。
这样以后送往大明的倭国劳工也能更听话一些。
日头西斜,三项议程走完已经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临近下午。
但现在还有最后一项议程没有结束,那就是大明对倭国的审判。
刚才只是审判几名主犯的罪过,但是倭国对大明犯下种种恶行,不能不审判!
此战明军也有莫大的损伤,必须让倭国还回来!
“第四项议程,宣读大明皇帝圣谕!”
张鹤言罢,在场的明军所有人瞬间半跪在地准备接旨,在场倭国百姓看到这一幕不禁心神震动,这群强大无匹的军队居然也会如此尊崇他们的皇帝?那他们的皇帝该是何等的强大?
站在高台上的足利义视听到宣读大明皇帝的圣旨一时踌躇不决,他到底该不该跪接?
这是大明皇帝的圣谕,按理说他也是大明的藩属,受大明官服印信,享亲王之位,是大明的官员。
遇到圣旨当跪接才是,但足利义视身为日本天皇从未向人行跪拜之礼,长久的傲气让足利义视举棋不定。
就在这时足利义视突然感觉如芒在背,好像有一道满是杀意的眼神看着自己。
足利义视立刻抬头望去,只见一众明军整齐跪在地上,就连那个能决定他生杀大权的李陵都跪的格外端正,此刻正盯着他。
足利义视瞬间双腿一软,他瞬间便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傲气,连忙跪倒在地。
就连能决定自己生死的人都跪下了,他还站着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李陵看到足利义视的表现这才收回眼神。
高台上足利义视的举动自然逃不过下面倭国百姓的眼睛,周围明军的举动让这群倭国百姓瞬间惶恐不安起来,他们该不该跪?
看到足利义视的举动,倭国的百姓瞬间明悟了过来,全部跪倒在地以头点地。
正在宣读的张鹤清了清嗓子,宣读起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属者东夷山名大古,细川胜元等之流,猥以下隶,敢发难端,擅立新君,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鏖战汉城之下。擅兴刀兵,勾结瓦剌图谋辽东,久扰东南,罪责深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