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群摇头说:“勒令他们不准袭击百姓,本就是我监军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只要我在这里,只要我还是监军,我就会这样命令,他们恨我也好,回去之后状告我也罢,这个不会变,至少以后我的队伍北伐的时候,北齐的百姓不会排斥我们就行了。”
“呵呵,百姓们的建议真的那么重要吗?星群要想做大事情,就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还停留在老百姓的身上,很简单的一点,如果放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希望永远不会有战争,但是这可能吗?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大启也不想打仗,可是别人北齐不同意啊,萧和鲁瀚带着几十万大军攻打我们太原,太远附近有多少的百姓都因此而受罪,就和现在下面的百姓差不多。”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所以星群你这不是很明白了吗?你要记住,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本身是秦王,打残匈奴的是汉武帝也是皇帝,就算彻底打残匈奴的窦先也是因为获得了掌权的窦太后的支持,从古到今,想要打灭国之战,无一不是皇帝本人,或者皇帝信任的人。我虽然不敢说绝对了解自己的父皇,但是根据父皇执政40多年的经验来看,父皇绝对不是汉孝武帝,窦太后这样的人,你是很难成为卫青或窦宪这样的人的,那么你的道路就是学着权臣的道路了。”
“咳咳,新兰姐,你这个权臣说的我很心虚啊。”
“有什么心虚的,就你这性格被人把你卖了我都信,而且权臣的道路又不是让你学王莽、曹操、尓朱荣这些人,是让你学习周公,伊尹,霍光那样的人,给你举一个例子,现在你不是正在支持懿王吗?他的儿子不是正在你这里吗?如果你能说服他,说不定几十年之后,他就能全力支持你北伐吗?那个时候你不就是权臣了吗?”
“新兰姐其实我支持懿王也是有苦衷的。”
“好了,别解释了,我那个几个弟弟是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吗?在我过来的时候,父皇为了平息相州、邢州等多地的民患,已经废了太子的皇位,然后把我那个亲弟弟关了禁闭。”
“啊?不止相州和邢州吗?”
“受灾的是整个黄河下游,你以为仅仅只是那两个地方吗?我们在那两个地方主要是先把水患治理了,然后再救民众,我们也只是把水灾治好了,就各自离开了。”
李星群不解的问:“难道国库就没有存粮了吗?”
“国库早就被他们三兄弟折腾的差不多了,而且,粮食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两年的粮食消耗非常大,主要是因为到处都在打仗,你不会认为粮食是凭空产生的吧?”
“到处都在打仗?不是今天才攻打的太原吗?前几年虽然有些小摩擦,规模都不算大,怎么说都不应该会出那么大的事情吧。”
“倭国那边的事情你忘记了吗?冥河不愧为曾经中原第一杀手门派,据说倭国的战乱已经快要结束的差不多了。打了那么多年你知道消耗了多少的粮食吗?还有澳洲那个地方,不也是在打仗吗?你想想那里又消耗多少的粮食,更不要说,柳珏打通了航线之后,还有很多商人把粮食卖出去了,现在中原的粮食还真的不多。”
“倭国那边进展那么快吗?”李星群有些不可置信的说,根据周姐带回来的消息说,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彻底征服倭国。
“很简单,本来应该能够拉扯很长一段时间的,结果倭国自知打不赢之后,就带着军队逃到了济州岛,据说现在对高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占据了倭国的冥河现在也正式改名为唐,自称为唐朝的后人,今年开始休养生息,根据锦衣卫的密报,他们收购了你们这边的藤,准备返回倭国耕种,相信最多一代人,也就是20年的时间,他们可能就会有新的行动了。”
“20年吗?他们的性格来说,应该不会老老实实的发育吧?”
“这你还真的没有说错,他们才打下了倭国之后,就开始在我们沿海地区招兵买马的,对受苦的灾民说,海外有仙山,在那里有吃不完的粮食,有各种很厉害的仙草,甚至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这个话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
“因为当初徐福忽悠秦始皇的时候,不就是这样说的吗。”
“不会现在都有人信吧?”
“在你们五台县粮食的忽悠下,确实很多人信了,加上你们五台县的大船,从夏季受灾到现在秋季末到冬季,短短的四个月时间,据锦衣卫的密保说,已经运走了接近6万人离开了中原,加上这几年那边新出生的人,现在他们那边的人口保守应该在30万左右,而养活那么多人,也主要依靠的是中原的粮食。”
“中原的粮食?新兰姐你的意思是说,这一次受灾那么严重,也是有唐国的原因在里面是吗?”
“唐国目前来说应该没有谋划那么远,但是确实很缺粮食,这几年可能非常难过,我的意思是说,这几年能不打仗还是尽量不要打仗,相对于和北齐人真刀真枪的血拼,我还是对你那个名为坦克的东西感兴趣,有了那个东西,也能减少我们的伤亡,其实只要时间充足了的,我们有无数种办法对付北齐,你为什么着急这一时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