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是连自己的祖宗是谁都不记得的民族,她是颇有些看不上的。
罕树声跟阿楠楠走的比较近,最近几次一起去乡里、县里参加对歌比赛。
于是她就把阿楠楠当成了眼中钉。
阿公不知道她的这想法,才会想着自家侄女,身边有个潜力股不得给自家人留着,没想到人家不领情。
“你管好自家的事就好了,我结不结婚、什么时候你村长也管不着!”
“你……以后可别后悔!”好心被当成驴肝肺,阿公气得不轻。
“保证不后悔,还是给你家岩明丽留着吧!”
当时岩明丽从河边洗完衣服回来,听到了自己堂姐说的这些话。
13岁的小姑娘以前从来没想过处对象的事。
张立国大她10岁,刚到寨子住进她家的时候她才10岁,张立国20岁。
她自认为张立国跟自己都差辈了。
听到堂姐把张立国和自己扯一起,岩明丽脸气得通红。
但她性子软和不会吵架,心里暗暗把堂姐骂了一百遍。
这有些事就怕有心人提醒,13岁的小明丽虽然不懂爱情。
但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综合各方面条件。
觉得以后要是嫁给张立国也不错,但是她不表现出来。
要是阿爹跟自己这事,张立国也有意那她就同意,
阿爹不提张立国也没那个意思,那就算了,一切随缘。
她一个13岁的丫头,没上过学。
就跟自己阿妈学过几个字,心性却是异于常人的成熟。
说起岩明丽的这个阿妈,也是神一样的存在。
北方人,170的个子。
以前大户人家的粗使丫头,从小主家买了去,也不知道具体娘家是哪里。
战乱的时候跟着主家逃难一路南下,后来就被冲散了。
她自己讨饭讨到了西南边境,再迈一步就出国了。
村里只有阿公会一点汉族语言,磕磕巴巴告诉她你别再往那边去了,过去就是缅国了。
然后给了她一顿饱饭吃,吃完了饭她就留了下来。
阿奶个子比村里大多数男人都高,有一把子力气,跟在主家的身边时候还认识一些字。
跟着主家逃难一路南下途径过京城、沪市,也算长了一把见识。
跟阿公一起过日子后还教会了阿公汉族语言(不太正宗的普通话),和简单的一些字。
然后生了三儿一女,岩明丽是家里最小的女儿。
阿公因为有文化(会说普通、认识字那可不得了)老村长退下去了之后他就被村民选为村长。
知道了有文化的好处,还从阿奶的口里知道学校这种东西,专门教文化知识。
阿公就到处问打听哪里有学校,想让自己家孩子上学。
可是那时候战争未结束,他们寨子虽然偏安一隅,没有被战火波及到,但村里甚至乡里都没有学校。
所以只能靠阿奶有限的一点识字量,教给了自家三子一女。
阿奶干活一把好手,又有见识,他们家三子一女就跟别人家不一样。
13岁的岩明丽听了许多阿奶给她讲的见闻,对同样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南闯过北的张立国很有些崇拜。
但也没有上升到喜欢,就是觉得嫁给他的话也还不错。
突然有一天一家子人吃完饭,阿公突然把大家留下来,说有件事要跟大家商量,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我想让立国做我们家的上门女婿,立国你有什么想法?”
张立国一下呆住了,看了看才13岁的小明丽。
明丽低着头,面无表情,思索着张立国会怎么回答。
没等张立国作答,老三岩明星说“不行,立国跟二哥一年的,比明丽大那么多岁,我不同意!”
老二岩明才也说道“我也不同意,明丽还小呢,不着急嫁人!”但也没有太强烈的反对。
阿公说“不是嫁人,是招上门女婿,按说家里三个儿子,招个上门女婿有点那个,但我不是看这立国没亲没故的。
咱们也不欺负人,孩子以后想跟立国姓或者跟我们家姓都行,不分出去一家人有个依靠。
以后明丽的孩子叫我和你阿妈阿公阿奶,叫你们大爹、二大爹、三大爹。
嗨,我老岩就当是多了一个儿子……”
老大岩明发想了想说,“我没什么意见,主要看他们两个人自己怎么说!”
张立国红了眼眶,说“我大明丽10岁,还是个瘸子,就怕委屈了明丽!”
小明丽眼睛突然一亮,他这是答应了?
于是便说道“我不委屈!”
“那就这么定了,先定亲,两年后明丽15岁结婚!”阿公拍板道。
背景板阿奶、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和大伯、二伯家几个小豆丁一直没有出声,三伯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
张小花的哥哥张小阳出生的那一年,当地人武部给张立国安排了工作。
在知青农场卫生所里做医生,这是一个1956由全是知青建的农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