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对策的陈书宁也不嫌弃天冷了,这活儿的她恨不得马上就带陈建党去废品收购站里转悠转悠,好给自己那大笔的收入找个合理的出处。
一边手脚麻利的热包子切辣白菜,一边指挥着陈建党往水鳖里灌热水。
自从天冷下来之后陈书宁那么久没再去过镇上。
上次接秦雅兰和陈建党那次是陈书宁自己包的车,所以除了水鳖她还带了被褥,一路是半点罪都没遭。
可这次就不一样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的关系,这段时间村里的牛车往来于大队和镇上,就没闲着过。
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见年这个节日对于华国人是有多重要。
所以不管有钱没钱,各家各户也都开始准备年货了,这样一来坐车的人也是特别多。
陈书宁姐弟俩来到大队部门口的时候,就只剩下一辆牛车还在等着了。
赶车的是老江头因为上次那一碗面汤,一直记着陈书宁的好呢,看见姐弟俩过来远远的就招呼起来:“小陈知青这是带着弟弟买年货吧?赶紧上车,在等两个人我们就出发了。”
陈书宁甜甜的叫了声江爷爷,就带着陈建党找了地方坐上了牛车。
许来娣和王春妮是在陈书宁姐弟俩上车后的五六分钟过来的,两人上车后牛车也就坐满了人。
随着老江头的鞭子一甩,牛车便缓缓的朝着红旗镇的方向而去。
王春妮一上车就拉着陈书宁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哎书宁你听说了吗?沈文革好像失踪了,听说都十多天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我刚刚来的时候看到沈文革他妈正在大队长家院子里哭闹呢,说是让大队长帮忙安排人进山找人呢!”
自从天气冷冷之后,陈书宁就很少出门了,就连前院都很少去,所以还真没听到什么消息。
不过一听失踪的是沈文革,陈书宁倒是来了兴趣,毕竟那人在原书中可是害死了原主的凶手之一。
虽然在陈书宁看来那都是原书中的剧情,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很多,原书里剧情对于她来说都只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不过这都不耽误她吃瓜看戏,于是忙转头看向王春妮说道:“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人怎么失踪了十多天才想起来找人呢?”
“我听说好像是沈文革十多天前跟他妈说要去镇上她姐家住一段时间。
村里人谁不知道他没事就得去他姐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所以他家里人也没当回事。
这不是昨天他妈去镇上置办年货,顺道就去了他姐家,想着看看儿子,顺便去女儿家打打秋风。
可谁成想沈文革根本就没在他姐家,他妈一问才知道沈文革压根就没去过。
这一算人都走了十多天了,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家里人这才着了急啊,娘俩昨天在镇上将平时经常跟沈文革在一起的那几个都问遍了,都说没见过,这不娘俩一早上回来就去了大队长家闹着让大队长帮忙找人呢。”
这时候一个村里的婶子也十分感兴趣的接话道:“那会不会去前进大队他二姐家里了,这快过年了,那小子没准是去他二姐家要钱去了也说不准。”
沈文革三个姐姐,大姐嫁的是本村的会计,三姐嫁的是个军官,就只有二姐家条件差一点,嫁的是隔壁前进大队的村民。
不过他二姐夫却是个踏实能干的,这几年家里的条件也慢慢的好了起来,沈文革也从以前的从不登门变成了隔三差五的去他二姐家要点零花钱。
“应该不是,我过来的时候也看到大队长家闹哄哄的,我还好奇过去看了一眼,李丽和沈家那姐仨都在呢,看样子人应该是丢了。”
这次说话的是村里的另一个婶子。
“要我说那老沈家就是活该,咱们大队闺女多儿子少的人家也不止他们一家,可你们看看哪家像他家那样,把儿子惯的没边了。
沈家那三个丫头找的人家哪个不是要了大价钱的,老大老三还都好说,那是婆家的条件本来就好。
可你们看看当初二丫成亲那会,我那娘家表婶子可是拉了不少的饥荒才将人娶进门的。
说起来也是我那堂哥不争气,就非认准了她沈二丫了,在家闹死闹活的非她不娶,害得我那表婶子家剩下的两个哥哥到现在都没娶上媳妇呢,你们说坑人不坑人?”
这次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是前几天才嫁过来的新媳妇,这次是跟着自家婆婆去镇上置办年货的。
“不是说二丫家这两年好过了嘛!沈文革那小子不是隔三差五的还要去他二姐家要钱的吗?”
听了这话的小媳妇就更生气了,朝着旁边啐了一口骂道:“好过个屁,好过我那两个堂哥能二十好几了还娶不到媳妇?
还不都是那沈二丫闹腾的,沈文革每次去要是拿不到钱,那沈二丫就在家摔盆打孩子的,大冬天的就把我那两个小侄儿往雪地里按,那样子就好像孩子不是她生的似的,就是后妈也没她那么狠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