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农场。
杨帆从天舟回到了这里。
农场中的月球模拟实验室内。
技术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根据月球农场舱传回来的数据,验证和调整实验。
很快一堆问题就冒了出来。
“我们忽略了月球的水环境。”
“从水冰中得到的水,要进行激活,不然很难催动种子发芽。”
“水和水还是不同的,没有了地球水循环的加工,水的活性键,没有被激活。”
“我们要对水的分子键进行活性改良。”
“还有目前我们还没有解决直接从月球获得氮磷钾等肥料的技术。”
“我们需要夏科院和我们一起解决月壤肥料制取的技术。”
…………
………………
科研人员一一记录着遇到的问题。
原本看起来他们已经在月球模拟实验室内,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但是,当农场舱真正到达月球后,遇到的问题之多,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科学人员研究了很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月球农场需要人,人可以和植物产生非常奇妙的信息物质联系。”
“人生活产生的粪便,废气,废水可以和农场产生良性的循环关系。”
杨帆看着科学人员得出的结论,郑重的问道。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再发射一个生活舱上去?”
科学人员摇摇头。
“不只是生活舱,我们还需要根据科学院提供的设备,利用人和植物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加上月壤,合成肥料。”
“经过我们的研究,月球可能并不是非常适合大规模开展农业活动。”
“因为它缺乏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
“规模化,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元素储备和人的消化系统提供的植物营养。”
杨帆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月球农场的规模,受限于月球移民的规模?”
科学家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应该一开始就研究明白的,但是没有人和他说。
这些人心里是存了小心思的。
现在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所以他们才把问题交出来。
杨帆一阵无语。
“这个问题,我回去研究研究。”
他没有一口答应。
不然这群人真可能得寸进尺。
研究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钱都不够他们消耗的。
所以不能让他们想什么就是什么,尤其是这种很难短时间产生效益的研究。
回到办公室,杨启航已经在等着他了。
月球农场的影响很大,牵涉着全球无数的目光。
杨帆将问题和他说了。
杨启航也一阵无语,他们两个多精明的人,竟然被人忽悠了。
“事到如今,已经不是说停,就能停了。”
“全球那么多国家,砸了那么多钱,大夏这里也上马了如此多的项目,耗费了如此多的钱。”
“所以事情必须做下去。”
“需要发射新舱段,那就发。”
“不过,我们不能只花钱,不挣钱。”
“所以我们需要开一个新的买卖。”
杨帆点了一支烟,看向杨启航。
“什么买卖?”
杨启航调出一份资料。
杨帆看了看,明白了。
“你是说,卖月壤?”
杨启航点点头。
“月球移民项目,需要大量的月壤做研究。”
“现在也是月壤价值最高的时候。”
“我们需要趁着其他国家的航天能力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卖月壤发一笔。”
“同时他们对月壤的研究,也可以继续推动我们月球基地项目的进展。”
“或许月球真的不适合大规模搞农场。”
“但是只要进驻月球的人足够多,人带来的元素物质,足够一地农场的需要。”
“其他微量元素,需求并不多,成本并不高。”
“持续下去,月球农场并不是不能实现。”
“关键是,解决了月球农场的大部分问题,火星农场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杨帆点点头。
“这事情需要和航天局好好商量一下。”
杨启航点点头。
“那你去吧。”
杨帆离开农场,一路来到了航天局。
在他把事情说过后。
航管局一连开了一周的会。
最终才拿出一个方案。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要是不趁着现在只有我们有能力大规模采集月壤的机会回血。”
“等几年后,别人也有了,我们再想利用月壤挣钱,就很难了。”
“而且现在是航天热,确实是最佳时期。”
“事情,我们同意了,但是利益我们拿六成。”
“我们这里很缺钱。”
杨帆没有犹豫。
“没有问题。”
“这次的事情,也是我们操之过急了。”
双方达成合作。
天舟很快就又推出了月球生活舱和月球科研舱的发射计划。
天舟的行动是如此的快,如此的大规模。
让全世界感觉,好像真的来到了大航天时代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