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南猴子的事情需要再考虑考虑,我们也不富裕,不可能一直无偿援助。
对方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令人意外的就出在了这里,南猴子的一些军人不热衷于打仗,反而热衷于搞生意。
从张大彪手上买去了一大批淘汰的枪械,以及陈旧的火炮。
以前缴获的日械、美械栓动步枪,以及老式的山炮、野炮,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了过去。
这倒是不曾考虑的市场,只要南猴子继续跟鹰酱、高卢雄鸡对着干,军火就一直有军需要求。
足够把滇南的军工厂给撑起来。
丁伟是乘坐自己的飞机过来的,飞的比较快,快人一步。
李云龙等人是随后到了滇南,用来审核滇南参加活动的士兵。
身高、体重、精气神都要筛选,这是一件很严肃且很有荣誉感的事情。
另外则是士兵的祖上三代必须严查,在活动当天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滇南是肯定要挑选一支部队参加活动的,这种事不需要丁伟操心,给了名额后,张大彪就足够安排了。
但作为评审团,李云龙、孔捷等人是有评选资格的,也有相应的权利。
至少他们可以确定某一位士兵能不能参加活动。
李云龙是点名要跟过来。
张大彪曾经在他手下当营长,后来丁伟挤占了新一团团长的职务,两人的人生际遇也从此不太一样了。
如果跟着李云龙,如今张大彪应该是C军参谋,大校军衔。
跟着丁伟,张大彪现在是滇军兵团的司令,上将军衔。
里外里差了多少个等级?
谁能给算一算?
李云龙的态度很明确,他虽然是少将,可也是张大彪曾经的团长。怎么?还能不认他李大团长了?
所以一下飞机,就热情的跟张大彪打招呼。拍着对方的肩膀。
“大彪,哎呀大彪啊,多少年不见了。”
“团长,晋西北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一眨眼已经七八年了。”
孔捷跟大彪认识,自然不用多说。
赵刚曾经是李云龙的政委,如今也在这边独当一面,军政两开花。
目前担任滇军的军区政委,职务同样不低。
“老赵,你走了后连个电话也不打,可想死老子了。”
老战友见面,差不多快一把鼻涕一把泪了。都是生死口走过来的兄弟,那份感情确实没的说。
不管大家的职位高低,凑在一起,就是一桌子。
“来到日月城就跟回家了一样,到了自己家门口了。”
张大彪招呼着,安排汽车接送回来。
行驶进军营的道路上,李云龙歪着头往外看。
“呵,大彪,你部队的装备也真不差啊。”
张大彪嘴角微微一压,一般般吧,跟满洲比差了点。
满洲是在平原地带作战,坦克火炮汽车的配比比较高。
他们在滇南山区作战,还需要依靠驮马,更多依赖于原始的运输工具,汽车很难跑起来。
不过张大彪主持这段时间,已经把滇南的几条公路重新修缮,考虑引入铁路贯通。
只要肯干,没有解决不了的山川河流,四通八达仅仅是时间问题。
滇南有自己的军工厂,部队武器装备一直不差,清一色的半自动跟全自动步枪。
其余榴弹炮之类,也随处可见,各军配备齐全。
守着丁伟,在丁元帅手下办事,满编满装,自然是不在话下。
李云龙是真羡慕啊,忍不住发出感慨。
“守着财神爷,吃喝拉撒都有人管。凭啥老子要换军械,还得层层审批。”
“以后老子也跟丁伟混好了。”
这件事倒是可以考虑,跟着丁伟混,别的不说,区区武器装备绝对少不了他李云龙的。
根本不需要层层审批,兄弟们有的,你都能有。
随着军用汽车往里行进,路过了空军基地,看着成批的飞机起飞降落,执行巡逻任务。
规模很大,是除了满洲空军基地外的第二大空军基地。
最关键的是,整个空军基地是为了滇南兵团服务的,相当于自家的空军。
随时可以调动,随时可以申请支援。
闽线部署了一批飞机,明面上确实是配套军区。
但从行政等级上属于平级。它们单独的巡逻任务,受命于满洲空军司令部,听令于丁伟这位空军司令的指挥。
帮你是本分,不帮你也挑不出毛病。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啊。
C军在闽地区还算精锐,放在丁伟手下的这些军当中,估计是吊车尾级别。
战术、装备、作战素质都远远不如,光靠着嗷嗷叫,可打不了现代化战争。
孔捷的军基本确定返回满洲,从半岛调拨之后,暂时在北部边界驻扎。
完成了学业任务之后,孔军长会返回军队,日后又回到了满洲军区的怀抱。
转了两个大圈,走走停停,再一次跟丁伟并肩作战了。
张大彪特意把军中来自于晋西北的老兵集中起来,这些人都是从抗战时期走过来的骨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