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世子之命。"
高远等人让出路来,如众星捧月般引领曹丕进城。
很快,他们来到了魏王府,曹丕如同曹彰,跪倒在曹操的灵柩前,悲痛欲绝!
曹彰站在一旁,脸色略显尴尬。
他抬头看向高远,但高远仿佛未觉,只是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
曹丕啊曹丕,我为天下安稳,顾全大局,力挺你登基,你可别让我失望!
高远心中默默低语。
曹丕祭奠完曹操,又探望了丁夫人和卞夫人,随后把众人聚集在侧殿。
"正如南征大将军城外所言,刘璋、张鲁占据巫峡之地,刘备、孙权在南方对抗朝廷权威。"
"国势危殆,疆土动荡。"
"期盼世子能早日登基,以安天下!"
荀彧手持装有曹操王印的神秘宝盒,走到曹丕面前。
望着这个象征无上权力的小盒,曹丕心潮起伏,双手不禁颤抖!
"本世子德薄才疏,本无能力担此大任。然而南征大将军、荀令君如此器重,我也只能勇往直前..."
曹丕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接过荀彧手中的宝盒,众人见状,纷纷拱手行礼,齐声道,
"参见魏王!"
"各位大人不必多礼,日后还需各位辅佐孤治理天下。"
尽管曹丕竭力压抑内心的澎湃,但嘴角难以抑制的弧度仍泄露了他心中的秘密!
为了维护王国的平稳过渡,曹丕匆忙接过了魏王的权杖。
待日后秩序稳固,定会遵循古老的仪式补办盛大的登基典礼。
依据魔幻世界的习俗,曹操的灵柩在魏王府静置数日,接受各路魔法师与勇士的哀悼。
等远方的领主和骑士们表达完敬意,曹丕便率领魔法军团,亲自护送灵柩前往神秘的邺城。
曹操生前留下遗愿,要求死后简葬,勿劳民伤财。
因此,曹丕并未建造宏大的陵寝,一切依照简朴之风进行。
目睹曹操的安息之地被泥土封闭,高远的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思绪。
此时,他再次回想起那句寓言诗:
千古往事,皆成笑谈!
曹操安眠于大地之后,曹丕在邺城举行了庄重的加冕仪式。
连天子刘协的使节也到来,甚至连遥远的乌桓大酋长、匈奴大汗也亲临祝贺。
继位后,曹丕除了慷慨地奖赏司马懿、陈群等忠臣,也未亏待高远。
他以天子之名,增封高远的领土,以示恩宠。
得知曹操离世,刘备、孙权等人并未闲着,他们趁机聚集军队,企图对曹魏势力反击。
然而,曹仁的坚固防守加上高远奠定的基础,三度击退了联军的海陆攻势。
……
许都城。
魏王府。
一切纷扰落定,曹丕坐在父亲曹操曾坐的位置,心中激动难抑。
“此次我能顺利继位,尔等功不可没。各位安心,只需稍待时日,应得的,孤绝不吝惜。”
曹丕深呼吸,对司马懿、陈群等人说道。
众人交换眼神,齐声答道,
“谢魏王恩典!”
“魏王,当务之急,我们需要牢牢掌握军权。”
司马懿沉声道,
“如今,征西大将军守护着长安要塞,前大将军督管合肥防御,安南大将军坐镇荆州,无需过多忧虑。我们需重点关注的,是中央军。”
曹丕闻言,眉头微蹙。
当前中领军和中护军分别由典韦、许褚担任,曹操对他们信任有加,但曹丕并不放心。
尤其是他们二人还是高远的义结金兰之交。
让他们继续执掌中央军,就如同双刃剑悬于曹丕头顶!
“何不直接对高远下手?”
曹丕目光凶狠。
虽然他成为魏王有高远的助力,但回忆起与高远的旧怨,他就遏制不住内心的恶意!
若除去高远,别说郭照,貂蝉、甄宓等佳人皆可收入麾下。
一念及此,曹丕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魏王不可!”
司马懿连忙出列,劝阻曹丕。
“仲达并非与高远有私仇,何故劝孤?”
曹丕略有不满。
“臣的确与高远有仇。”
司马懿镇定地回答,
...
"然而与魏王的伟大愿景相比,这私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仲达,你这话有何深意?"
曹丕眉心微蹙。
"难道魏王无意颠覆汉王朝,自立为王吗?"
司马懿反问,眼神深邃。
曹丕闻之,呼吸陡然加重。
他当然渴望!
早前他曾力劝曹操取汉而代之。
可惜曹操虽怀野心,却不忍背负背叛之名。
但曹丕没有曹操的顾虑,他毫无心理负担。
曹操生前已扫清几乎所有反对曹氏的力量。
若非顾忌重重,曹丕早已迫不及待要将刘协逐下皇位。
"如此说来,更不能对高远动手了。"
司马懿郑重说道,
"至少现在不能。"
"况且,若魏王欲统一世间,高远必不可少,必须设法拉拢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