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汉水东部战火纷飞,百姓惨遭涂炭,不论老幼妇孺,不是被抓,便是被杀。
是夜,快马传来急报,阿术大军并未撤退,反而猛攻黄州。
忽必烈虽恼怒不已,但想到孟珙半死不活,鄂州防御又极为严密,何不在宋军士气低落之时,一举攻破黄州?当下命董文炳率兵前去,助阿术与张氏父子一臂之力。
黄州距离不远,不过几十里。
董文炳率领三千军士,清晨便已杀到黄州,与阿术等人合兵一处,将黄州围困起来。
蒙军齐声大喊:“鄂州城已破,孟珙已死,投降便不屠城!”
宋军听了,人心惶惶,士气大泄。
守将焦进坚守一日,迟迟等不来援军,黄州城终究还是被攻破。
此一战,张禧率领敢死队先登,不幸中了三箭,身受重伤。
阿术大怒,下令屠城。
董文炳赶忙劝诫,阿术不从,亲自率领亲兵屠城,不论男女老少,一概不放过。黄州四万多百姓,无一幸免,都被屠戮殆尽。
焦进担心蒙军顺江而下,下令烧毁数百船只,领着千余残兵乘船逃走。孟帅之弟孟璋的援军才姗姗来迟。
焦进得知孟帅还活着,自觉无颜再见孟帅,拔剑自刎,幸被孟璋拦下。
那黄州城中大火冲天,哭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两个大男人无可奈何,抱头痛哭。
众军士见此情景,也不禁落泪,眼中一片模糊。
阿术自屠了黄州之后,自行捆绑,来到忽必烈面前请罪。
忽必烈瞧也不瞧他一眼,喝道:
“退出去斩了!”
众将纷纷跪地求情。
董文炳道:“四大王留情,少将军实因丧父之痛,才不得已为之。”
众将纷纷附和。
阿术昂然道:“阿术违反四大王命令,理当受死。只恨未能替父报仇。我死后,还请四大王为我父亲报仇,将易逐云全家杀个干净!”
说罢,连磕三头。
那张弘远和张弘济皆是张柔之子,而张柔也死于易逐云等人之手。此刻听阿术所言,心有戚戚焉,也跟着磕头劝诫。
众将也跟着再次求情,郝经、刘秉忠、阿合马等人亦纷纷劝诫。
忽必烈这才松口道:“阿术违反军令,理当斩首。既然大家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现在起,降为士卒。”
众人听了,大喜过望。
忽必烈吩咐左右:“拖出去,打一百军杖!而后关起来,好好反省!”
两个亲兵得令,上前将阿术拖出去受杖刑。众人见四大王虽松了口,但也并未轻易饶恕阿术,不由敬佩万分。
那阿术屠了黄州,虽说痛快了一番,但那一百军杖打下来,差点丢了小半条命。
他本就年轻气盛,又被关在营帐之中,料想短期内难以恢复,自然没法再打仗,不由愤愤不平。郎中来给他送药,被他打翻在地;士兵送来吃食,更是被他打了出去。
忽必烈得知此事,不禁哑然失笑。
他虽恼怒阿术违反军令,但更气阿术把黄州烧成一片废墟。毕竟黄州地处鄂州下游,位置极其关键。鄂州尚未拿下之前,大军虽不能顺江而下,却能让长江下游的援军与粮草无法进来。
不过阿术打起仗来英勇无比,忽必烈对他极为喜爱。当下来到营帐中,遣散士兵,打算安抚阿术一番。
阿术见他前来,诚惶诚恐,也不顾杖伤,挣扎着便要起身行礼。
忽必烈按住他肩膀,在旁坐下,笑骂道:“狼崽子,还在埋怨我呢?”
阿术道:“岂敢埋怨四大王,四大王饶了小的一命,日后小的才有机会亲手为父报仇。”
忽必烈道:“你可知我为何定要打你一百军杖?”
阿术道:“自然是小的违抗了军令。”
忽必烈摇头道:“不对,你再仔细想想。”
阿术思索半晌,摇了摇头。
忽必烈冷笑道:“你这拿刀屠城的蠢崽子,你以为那些南蛮子能像草原上的黄羊般杀得完?当年金国在汴京大肆屠戮,杀得黄河上尸体漂浮,如今汉人还不是乖乖跪着给完颜家修《金史》?”
阿术咧嘴一笑:“那些人连弯刀都握不稳!又不能给战马当草料……”
忽必烈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说道:“汉人史官正在给契丹编《辽史》呢,你猜耶律家屠了七十座城,那些戴着儒冠的软骨头敢写半句真话?”
阿术年不满二十,只晓得打仗杀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忽必烈揪住阿术的狼皮领子,说道:“石敬瑭给契丹当儿皇帝的时候,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可是争着给耶律德光牵马!”
阿术舔着黄牙,疑惑道:“四大王要学契丹狗?”
忽必烈摇头,取出一幅地图,道:“本王要让那些汉人儒士争着给咱们大蒙古国修史,要他们给我们设计宫殿,要那些家伙替我们剿杀宋室!”
说着,刀尖指向进汴梁的位置,“瞧见没?当年郭药师带着三十万汉军帮女真踏破开封,如今这群人又在帮我们征服四方——汉人的脊梁早被那些大头巾抽成蛆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