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神色凝重,耐心解释道:“那些恰好路过这一区域的目击证人,当时距离案发现场都比较远。而且事发当晚天色太黑,他们其实也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他们的证言都表明,杀害李占军的那个人体形与你相似,并且还看到你手里拿着一根带血的木棍。法院结合这些情况以及张玉林的供词,综合判断后确定你就是杀害李占军的嫌疑人。况且,你与李占军在工作上早就存在一些恩怨,法院据此认定你具备杀人动机。再加上案发后你第一个逃离现场,这一行为也被法院认定为畏罪潜逃。诸多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法院对你作出了定罪判决。”
许建设低垂着头,声音里满是疲惫与不甘,缓缓说道:“难道我真的就得一直蒙冤被困在这监狱里吗?”
顾倾城微微皱眉,目光柔和却透着坚毅,轻声说道:“许建设,先别急。我坚信凭借我们的努力,最终一定能让法院判定你无罪。只是整个司法流程比较繁杂,需要一些时间去推动。”
邱华和夏舒相视一眼,随后一同看向许建设。邱华神色认真,语气诚恳:“许先生,您放心,我们会持续为您四处奔走,全力为您辩护,直至您被判定无罪。”
夏舒也连忙附和:“没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坚持到底,帮您讨回公道。”
许建设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继续留在监狱。时光悠悠,三十年就这样悄然过去,许建设依旧被关押在狱中。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他多次满怀希望地向法院提出申诉,可每一次都被法院无情驳回。
此时,顾倾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目光望向邱华和夏舒,神色凝重地说道:“邱华,夏舒,咱们回过头来看这个案子。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事发当时没有监控设备,导致我们根本没办法完整地还原事实真相。而且这件事的当事人只有张玉林和许建设两人,真正知晓事情全貌的也唯有他们。但张玉林坚决不肯承认事实,态度强硬得很。再加上被害人李占军的家属,他们也一口咬定就是许建设杀害了李占军,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才致使许建设蒙冤长达三十年之久。面对眼下这种复杂的状况,你们觉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邱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既然直接证据这条路走不通,那我们不妨从侧面寻找突破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玉林那边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破绽出现。我们可以重新调查他这些年的生活轨迹、人际交往,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关联线索,也许有人曾听到他透露出关于当年案件的只言片语。”
夏舒轻轻点头表示认同,接着说道:“没错,而且被害人李占军的家属这边,虽然他们认定许建设是凶手,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的想法说不定也会有所松动。我们可以尝试跟他们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坚持认为许建设有罪的依据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说不定能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顾倾城听着两人的分析,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年案发现场周边的环境和相关细节。即便没有监控,现场的一些痕迹、物品等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虽然时隔三十年,很多东西可能已经改变,但还是值得再去实地考察一番。”
邱华立刻响应:“好,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对张玉林展开全面调查,同时梳理他这些年的各类信息。”
夏舒也说道:“我负责和李占军的家属取得联系,找个合适的时机跟他们好好谈一谈,争取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顾倾城看着两人,坚定地说:“行,那就辛苦你们了。这个案子拖了太久,许建设也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痛苦,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还他一个公正。”
接下来的日子里,邱华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仔细排查张玉林的点点滴滴。他们走访了张玉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居住过的社区,询问了众多认识他的人。终于,在一个老邻居那里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张玉林曾经在酒后含糊不清地提到过当年那件事“没那么简单”。
然而,与邱华这边取得进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舒的工作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尽管她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渠道、尝试多种方式,却根本无法见到李占军的家属。李占军的家属们态度异常坚决,始终认定许建设就是杀害亲人的凶手,对许建设的恨意早已根深蒂固。在这种强烈情绪的驱使下,他们对夏舒充满了抵触,根本不愿意给她任何沟通的机会,使得夏舒一时之间毫无办法,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万分棘手的时刻,温景安和沈凌汐凭借着神秘莫测的法术,竟奇迹般地将三十年前案发现场的真实情景完美还原。他们精心地将这来之不易的场景制作成一段监控录像,而后郑重地交到了顾倾城的手中。顾倾城接过录像,满脸疑惑,迫不及待地播放观看。待画面结束,她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看向温景安问道:“景安,我对当年的案子再熟悉不过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案发现场当时根本就没有监控设备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