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来越好过了,镇上也恢复了空前的秩序。
走商们从别处运来了粮食。有横山县有周县令在,他们压着粮商们不敢提价。
加之如今的政策就是这样,更没人敢以身犯险。
普通老百姓,如果粮食不够吃的话,也可以都可以到粮铺里购买。
别的不提,就连肉摊上都出现了猪肉,这可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这一天,宋家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孙媒婆是远近闻名的媒人,她受镇上沈屠户所托,上门提亲。
任孙媒婆把沈屠户吹得天花乱坠,宋家人也是不心动的。
虽说不能以貌取人,可沈屠户这一脸横肉的也太过了些。
“沈老爷在县上卖肉,那也是远近闻名了,大家伙都知道他的人品的。他前头那婆娘几年前就没了,也是她命薄,与人无尤。家里那俩小子也都十来岁了,不用人照顾。”孙媒婆把沈屠户的情况说了说。
这些大家往街上随便一打听就能知道,她犯不上说谎。
李氏黑着脸,心中是说不出的烦躁。什么东西,也敢来惦记她家三娘?
“不合适不合适,孙媒婆请回吧。”
李氏也不好得罪孙媒婆,这些媒婆虽然是下九流的,可若是得罪了她,让她往外面那么一诋毁,家里的姑娘以后也不用活了。
这孙媒婆甚至不需实打实的诋毁,就是她往外头似是而非的说上两句,家里的姑娘便没人敢问津了。
所以李氏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不好表现得太明显。
“宋夫人啊,这沈老爷家底殷实,算是很不错的啦。你家姑娘嫁过去不说吃香的喝辣的,那猪肉可是管够的。”孙媒婆也算难得实在的了,一开始就说明了沈屠户的情况,又问姑娘的,没有坑蒙拐骗。
她是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所以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见李氏还是不为所动,孙媒婆做最后的挣扎:“要不您先跟家里的宋姑姑商量一下。”
啊?原来是给小姑子提亲呀。
李氏心下一动,幸亏她刚没表现出来,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败坏了三娘的名声。
若是给莲妹提,还真得先问问她的意见了。
李氏也不知莲妹的意愿,不知她是否还想再嫁。
不是她看低莲妹,配不上三娘的便拿来配她。而是三娘还小,这些人她能帮着筛选掉;莲妹她已经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了,她有权知道关于她的所有事。
且若是莲妹真有再嫁的想法,而她这边又拒绝了,那不就好心办坏事了吗?
还是得问问,李氏心下有了盘算。
“小翠,这茶都凉了,给孙媒婆再上一盏热茶。”李氏借故叫来小翠。
等小翠给孙媒婆换了热茶,李氏又叫她过来耳语了几句。
孙媒婆只作不知的喝着新换上来的茶。
心里想的却是这宋家的日子果然好过了,都使上丫鬟了。瞧这李氏的派头还挺足的。
怪不得沈屠户要往乡下找和离过的宋莲。
要说这沈屠户的用心也算不得十分纯净,他也是听说宋良要当官吏了,心中觉得有利可图,才上的门。
很快小翠又上来,在李氏的耳边说了几句。
宋莲因为婚姻失败,都有了阴影所以拒绝了。
她实在是因为害怕再遇负心汉。
孙媒婆见此情景也知有了答案,开口询问道:“夫人考虑的怎么样了?”
“实在抱歉了。”李氏知道小姑子的心思后便没有负担的拒绝了孙媒婆。
孙媒婆叹了口气,唉,看来今日这三两银子的谢媒钱她是拿不到了。
不过她并没有恼羞成怒,最后到推心置腹了说了几句:“宋家姑姑这种情况,夫人也该早些为她做好打算。夫人是个厚道人,应该也懂这个道理。自古以来没有侄子、侄子媳妇非要赡养姑姑的道理。即使夫人为人厚道愿意,可难保夫人的儿子、儿媳妇以后没有怨言。”
李氏沉吟片刻,又很快挂上了笑脸,说:“多谢大娘挂心了,我会考虑的。”
孙媒婆见实在无望,三步两回头的走了。
又一日,沈屠户竟然亲自上门了。
估计是那沈屠户不死心,居然提了一刀猪肉亲自上门。
好没规矩,李氏皱了皱眉头,不悦的想。
沈屠户提着肉站在宋家门口,刚要开口便被一阵声响打断了。
“张叔叔,您打猎的手法真是绝了。”宋玉正讨好的围着张猎户打转了,“改天也教教我呗。”
李氏刚想呵斥宋玉的没规矩,人家打猎的手艺是吃饭的手艺,怎么可能随便教你一个外人呢。
她这一抬头不要紧,一时间也被怔住。
只见那张猎户驮着一头大大的野猪向他们家走来。
张猎户每次上门都给提些野物,而宋家也不甘示弱,好好招待一番后,送走时每回都没让他空手而归。
这一来二去的,张猎户就跟宋家人混熟了。
而宋玉是个自来熟的,死乞白赖地粘着张猎户,让他空闲时也带上他往山上走一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