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斓曦怒不可遏,当即讥讽的骂回去;“这样构陷我的机会,你们怕是已经等了许久了吧!”
三位辅政大臣满身正气,一副不愿意与沈斓曦为伍的样子。
吴彦之冷笑:“沈大人倒是眼尖嘴利,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消弭了你犯下的祸事。”
沈斓曦气不过道:“不就是来年的粮草吗?至于让你们连我大周的威风都不顾了。”
老太师冷哼一声:“你说的好听,只有你这般不知民间疾苦的人才能说出粮食不重要的话。”
刘明新背着手,神态高傲。
“她自然不止是说的好听,沈大人如此神通广大,肯定有办法不跟月国交好,就能换来粮食。”
老太师不屑道:“如果她能弄来粮食,老臣这个辅政大臣就不做了,即刻告老还乡!”
吴彦之连忙劝道:“老太师不要意气用事,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关键是要看到且切切实实的粮食。”
刘明新:“沈大人,如果你能有办法弄来粮食,老臣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你磕头认错!”
吴彦之暗地里拱火;“刘大人,大可不必如此,谁都知道粮草现在乃是重中之重。如果沈斓曦能弄来,咱们也不会对一个小国如此客气。”
仁孝帝看着吵翻天的肱骨之臣,只觉得浑身骨头缝里都在透着疲惫。
他刚要阻止争吵,就听见已经气鼓鼓的中了三个三个老狐狸的奸计。
“不就是粮食吗?我要是能弄来,你们可要记得你们说的话!”
三位辅政大臣都不以为意。
“自然,你要是能弄来粮草,让我们三人以你为尊都行!”吴彦之轻飘飘语气满是不屑道。
“好,就请陛下为证,明年我要是弄不来粮食,就削去一身官职,以后不再踏出府门一步!”
“好!”三位扶正大臣要的就是沈斓曦这话。
仁孝帝心有顾虑,他现在正是用得到沈斓曦的时候,怎能让其他几人独大。
“斓曦,既然你已经夸下海口,朕也就不阻止了。“
“但是粮草绝非小事,朕命六部九卿全力配合你。如果有办法弄来粮食,朕之下,你尽可调度。”
三位辅政大臣微微变脸。
“事关我大周颜面,三位辅政大臣,一定抛下成见,尽全力相帮!”
陛下都已经说了,他们只能应下。真的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再说吧!
粮草的事,虽然以打赌的形式推到沈斓曦身上。驿站的事情,并未解决。
“斓曦,从现在开始,你就负责筹备明年的粮草。驿站的事,就交给镇南王吧!”
沈斓曦听见仁孝帝这么说,就知道他要做两手准备。
“臣接旨!”
……
一个时辰以后,沈斓曦跟三位辅政大臣的赌约,就传到了民间。
消息传到贩夫走卒嘴里,然后又经过他们的嘴,传到外地游商的嘴里。又又通过商人的嘴,迅速从京城传到各地。
半个月不到,几乎整个大周都知道了沈斓曦一力扛下了筹集粮草的重担。
有鄙夷的、有怀疑的、有不看好的、有悲观应对的。
没有一个人看好沈斓曦能筹集到粮草,都认为她最后的归处是被禁于深宅之中。
另一边,周如渊经过仁孝帝的授意,先是和谈,谈不成再说其他。
月国使臣有了台阶下,立即从台阶上下来,认认真真的开始跟周如渊和谈。
转眼,仁孝帝寿辰到了。
月国和谈的局面,让他非常满意。
一切矛盾,都被压下来了。
寿宴这天,整个京城欢庆。仁孝帝身体也好了不少,笑着跟满朝文武使臣推杯换盏。
歌舞升平,丝竹声阵阵。一派祥和的景象。
殊不知这样景象的背后,魏东逐已经抓了一天牢可疑的人。
在寿宴过后第二天,魏东逐就把昨日发生的事禀告给仁孝帝。
“陛下,臣昨日当值,发现不少可疑的人,其中有几个还勾结了外族。”
仁孝帝刚刚服用了丹药,整张脸红彤彤的,气色很是红润。
“可查出那些外族都是谁?”
魏东逐说了几个国家的名,仁孝帝见其中没有月国,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件事你秘密去查,那些贼子想要作乱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好在有魏卿替朕拦下!”
魏东逐:“这是臣分内的事,不敢居功!”
仁孝帝眨了下有些浑浊的眼睛,思虑以后道:“现在还不是对他们犯难的时候,别让他们跑了。查出来以后,只当是知道。让他们安全的离开我大周地界!”
魏东逐明白了,立即去办。
两个逆贼的人,仁孝帝不打算轻易放过。
这事还需要斟酌斟酌。
“跟镇南王说,拖着两个逆贼的人,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他们要是闹着要见朕,就找理由打发了!”
“是,奴才这就去传信!”
沈斓曦从接待使臣的差事中脱身,得了两日清闲。
回到府邸,本打算召集众人议事,前脚到家,后脚就被老夫人叫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