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一出现,参赛者们就像疯了一样纷纷按下抢答器。李旭扬也是其中的一位,他深知北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独特的整体,生态环境极端恶劣而脆弱,北极熊作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其食物来源是非常关键的知识点。
“北极熊主要以海豹为食。“
李旭扬快速而准确地抢先回答道。
“回答正确,加20分。”
随着一道道抢答题的解答,比赛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了。有的参赛者因为过于着急而抢答犯规,被扣除了分数;有的参赛者则是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分。
在抢答一道关于北极海洋浮游生物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的题目时,李旭扬再次展现出他的高超水平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及沉稳冷静的性格。
“在夏季,北极海洋的浮游生物数量会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夏季光照时间长、水温升高,加上大量冰川融化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在冬季,浮游生物的数量则会大幅减少,有的甚至会进入休眠状态。”
李旭扬的回答详细而准确无误,让在场的观众和其他参赛者都忍不住暗暗佩服。
潜龙作为在场的一位考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都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位参赛者的表现。他对李旭扬的表现特别关注,因为在他看来,李旭扬身上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科研潜质。在他的记忆里,这个李旭扬和他青年时代在员工子弟小学上海洋知识辅导课的那个李旭扬竟然同姓同名,潜龙心里暗自想着“不会这么巧吧,难道他真是那个小时候调皮性急抢着答题的李旭扬。…”
潜龙深知,北极科考需要的是不仅仅只有着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及灵活机动危急情况下反应敏捷迅速的综合性人才。他在心里默默对比着自己的科考经历和李旭扬的回答,他发现李旭扬在很多问题的回答上都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且还能结合实际案例。
比如在回答一道关于北极航道开发面临的挑战时,李旭扬就从多视角提到了环境风险、地缘政治、原住民权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这让潜龙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参与的中韩海洋合作项目,在处理国际关系和海洋权益方面时所面对的复杂情况。
他还注意到李旭扬在抢答时的心态非常沉稳,没有因为一时的领先或者落后而心慌意乱。这种沉稳的态度在远洋科考这种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任务中是非常重要的。
现场的抢答比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抢答一道关于北极热盐环流的复杂题目时,李旭扬出现了一次失误。
“北极热盐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什么?"
不知什么原因,李旭扬在为了抢先回答问题,竟然没有考虑到其中一些特殊的海洋物理过程,回答得不够全面完整。
“很遗憾,回答错误。“
主持人微笑着说道。
这一次失误让李旭扬失去了一些分数,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懊恼,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他知道在这样的大赛中,失误是难免的,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在接下来的几道综合测试题中,李旭扬变得更加谨慎而沉稳地思考,他在回答之前会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全面。
而其他的参赛者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奋起直追。一位来自北方的渤海海洋研究所的参赛者连续答对了几道关于北极海洋气候的题目,逐渐缩小了与李旭扬的分数差距。
随着比赛的白热化的深入进行,到了最后的决胜阶段。此时李旭扬和那位北方研究所参赛者的分数已经非常接近了。
一道关于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公约的题目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这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都是一道非常难的题目,因为它涉及到了许多国家的不同政策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李旭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自己参加过的国际海洋科研交流会议中的相关信息。他突然想起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国际专家提到的关于北极海洋生态保护的一个关键公约条款。
”《奥斯陆-巴黎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推动更全面的北极海洋生态保护协议的签订。“
李旭扬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鼓掌。他成功地实现了绝地反击,再次拉开了与对手的分数差距。
在最后几道题的抢答中,李旭扬稳扎稳打,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沉稳的心态,他成功地回答了所有的题目并且全部回答准确无误。
当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时,李旭扬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本次海洋知识抢答赛的冠军。
他站在舞台上,接受着来自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和祝贺。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这一次胜利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南沙群岛海科所的骄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