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如此热闹的景象,法正和刘巴慢慢相信了这里最有可能实现天下大治。
“诸位乡亲,大家不要急,都排好队,每人报一下还缺多少种子,不可多报虚报,排队领取。”
官员坐在桌子后面,手上拿着一本名册,他只要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个农户非常恭敬的走上前,领取一小包东西,然后画押摁了手印离开。
并且,每五家人可以分到一本书,那书是许多纸张用线装订而成,封面上面写着农事五要四个字。
刘巴和法正哪里见过这种奇景?
特别是刘巴,他将竹简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贵,可是在这里,人们不但不用竹简了,还将写着名贵纸张做成的书籍,发放给百姓。
刘巴拉住一个路过的百姓,问道:“这位农家,你手中的书什么书?”
那农人不耐烦的说道:“这是农事五要,是我们唐侯亲手所着,上面就是教我们如何育种、施肥,防治病虫等。”
刘巴激动的问道:“农家,可否借我一观?”
那农人便将书递了过来,说道:“你快点看,我还要赶着去田里做活计呢!”
刘巴接过书,只觉得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油墨香味从书页上散发出来!
然后他迫不及待的将书本展开一看,顿时整个人就震住了!
“如此珍贵的书籍,竟然就这么送给了百姓?”
“暴殄天物!真是暴殄天物啊!”
那农家一听不就不乐意了,伸手夺回了刘巴手上的书,责怪道:“你这是什么话?”
“莫非这些书籍,只有你们士人读得,我等百姓就读不得?”
“况且,我等学得了书上的道理,便知道了如何改善种法,将来一亩田多出来许多收成,自然也要折价卖于官府,这不是两全其美得办法吗?”
“你这外乡人懂个什么?”
说完,便收起书籍,小心得揣在怀里走远了。
只留下刘巴在那里凌乱。
法正知道,越是踏上这片土地,将来要感受到的冲击也会越多。
于是他笑了笑,上来拍了一下刘巴的肩膀,说道:
“子初,看来这唐侯是在让利于民,还教他们耕种,我看他是想让百姓通过学习种植,提高粮食的产量,然后等收成之后,再以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这确实是个互惠互利的好方法。”
“我听说唐侯接手广陵以后,曹丞相没有给他拨下军粮,但也给他免了广陵一郡三年的赋税,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自己筹措粮饷,帮曹丞相牵制孙权。”
刘巴也了解了这个举措背后的深意,但是他仍然有疑问。
听完了法正的解释,刘巴说道:
“如今看来,这唐侯不但成功的牵制住了孙权,还将这三年的免税直接让利给了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并且提升耕种效率。但是如此一来,官府的支出就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那么这唐侯拿什么来维持?”
法正道:“那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进城去寻找答案了。”
广陵的商业活动由于唐剑迁移治所的原因,被稀释掉了很多。
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水运重镇,再加上唐剑仍然是广陵太守,并没有改任其他职位,所以广陵仍然保持着非常高的活力。
街道上,各类商铺琳琅满目,天南地北的贩夫走卒都汇聚于此,虽然达不到接踵摩肩的程度,但是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比益州的治所成都还要繁华许多!
街道两边酒楼客栈林立,各种店铺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官办的商行和水产交易中心。
许许多多的新奇现象,冲击着他们的认知,感觉这里跟别处仿佛已经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三人进了城之后,刘巴的书童已经被这繁华的景象惊呆。
“这.....这是太平盛世才会有的景象吧?”
“这是不是比皇城还要繁华呀?”
刘巴说道:“不知道,我也没有去过皇城。”
遗传铃铛响起。
书童瞪大了眼睛看着身边走过去的西域骆驼商队,张着嘴半天合不拢。
法正看着眼前景象,笑道:“怪不得张永年回去之后对唐侯如此推崇,原来他也是被这番景象所震撼。”
刘巴这才点头叹气道:“看来这广陵有天下大治之气象,果然所言不虚也!”
“如此兴盛的商业,税收定然少不了,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贴补一些官府的支出,但是如果要以商税覆盖整个支出,就那可就杯水车薪了。”
法正道:“那我们先在街上寻个店铺问问。”
刘巴点了点头,说道:“正好我也有些饥饿了,咱们就找一家酒楼,叫些酒菜,边吃边打听吧。”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一家非常豪华的酒楼前,就见有四个漂亮的侍女站在门前,一脸微笑的迎来送往。
许多客人出出进进,看样子生意兴隆。
法正见状说道:“这个有点意思,就在这家吃吧。”
刘巴点头同意,然后和法正一起走了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