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要是忙不过来,就让邻居帮忙。
实在不行就把我妈接来住几天。”
“还有,跟祖父他们说一声。”
“有什么事,不要怕惊动大家。”
“嗯!”
李晓峰再看向怀中的小冬冬,“这小子。”
陈芳菲点头,“嗯,路上小心。”
“记得早点回来。”
李晓峰应允,伸手轻拥陈芳菲。
“等我,很快就回来。”
陈芳菲眼眶泛红,“我们等着你。”
此时,隔壁王志强也提着包袱出门,身后一老妇满脸自豪,如同年轻了几岁,挎着他的胳膊走出去。
身后,刘桂芝也笑意盈盈地跟着。
四合院的人们都知道情况,不少人站在门口送行,连阎大叔都前来告别,话虽不少但全是客套。
李晓峰只当耳边风。
松开陈芳菲,看着众人有些拘谨的她,李晓峰却不以为意。
昨晚见识过她的另一面,若不是自己身体结实,差点招架不住。
清晨起来,看着精神抖擞的陈芳菲和故作平静的自己,再次确认了那句话:“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垮的牛。”
挥手与张明他们道别。
陈芳菲将孩子抱至胡同口才停下,随后李晓峰坐上吉普车。
另一边,王志强送走老太太,自己拿着行李走向火车站。
“王志强,这次不用你去了,回去工厂就行。”
秘书周强拦住了他。
陈芳菲与李晓峰同时愣住,胡同志及其他送行的人都愣住了,这不是说好的吗?
显然背后有人使绊子。
“同志,我是王志强啊,昨天刚定下的?”
王志强不满,心里认定是隔壁的李晓峰搞鬼。
小强明白原因,“确实通过考核,但上级查过后没通过,所以不能去!”
因这事杨厂长都被批了一顿。
听到解释,王志强脸瞬间涨红,呆立当场。
吉普车缓缓启动,李晓峰向陈芳菲挥手告别。
心里有些不好受。
“李工,我真佩服你。”
司机说话带着钦佩,“昨天听杨厂长电话,你第一个报名,还不知道何时结束呢!换成我肯定要多想想。”
李晓峰正色:“这只是应该做的。”
作为一名有远见者,这是应有的担当。
车辆消失在转角,胡同口,陈芳菲抱着孩子返回。
赵丽华拉着小雨过来同行,经过王志强身边时加快脚步。
旁边的周明则盯着这位,如有异动随时出手。
其他人也都羡慕地看着李晓峰。
能参加建设工作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车子抵达轧钢厂,下车见到早已到达的林国梁,旁边还站着侯军,显然是替易志强而来。
大家交流几句,杨副厂长等人前来相送。
“家里都安顿好了?”
“差不多。”
杨副厂长放心地说:“上面已联系街道办照顾好家眷。”
一行人坐上两辆吉普车,迅速驶离,留下诸多羡慕目光。
到了火车站,三人跟随士兵进入专门等候区。
“老林,果然在这遇见了。”
一位高瘦老人走近寒暄,林国梁同样热情响应。
互相介绍后得知是东方机械厂牛师傅。
一番笑声之后,十个人凑在一起。
这时工作人员领入站台,登上熟悉绿皮火车。
十人依次上车,找到属于位置坐下。
列车逐渐驶离站台。
西行的路线已然设定,具体目的地无人知晓。
李晓峰把被褥枕头垫好,摸着腰间小包裹,里面装着特别的小东西——一份可以连接两地影像的装置。
找个舒适的姿势躺下,闭上眼休息。
昨晚熬夜折腾加上身体的疲惫,让他逐渐沉入梦乡。
没过多久,赵小川均匀的鼾声在车厢里响起,随后整个车厢充斥着轻微的打鼾声。
火车行进的哐当声像是一阵轻柔而持续的摇篮曲,在这种迷离的状态下,他一直睡到了中午。
“老王,该起来了!”
坐在对面的老张正在看窗外,而旁边的老孙和李工正在进行象棋对弈。
这种娱乐方式在这单调的旅途中尤为珍贵。
“起不来啊,上了年纪坐久了腰就疼。”
老张叹气中流露出些许无奈。
赵小川揉了揉肚子,发现时间已过午夜,便问道:
“什么时候吃饭?”
其他几人只是摇头,“不清楚!”
这回答让人心灰意冷。
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看到门边站着的卫兵们面无表情的模样,便放弃问他们。
回到座位,从包里掏出半个甜瓜吃起来,并递了一半给旁边的刘工程师,继续闲聊。
“我们现在到了哪?”
“真想知道就去地图上看呗。”
车窗外是田野景色和偶尔闪过的劳作人影,让赵小川意识到他们已经离开了四九城。
“我们已经离开北京了!”
刘工程师笑着回应道。
午饭时分,餐车经过卫兵们的检查后缓缓进入,战士们默默地为每个人送上烫手的饭盒,接着又拿出了自己啃食的粗粮——窝窝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