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目光锐利地看着眼前的几位大臣和技艺高超的工匠代表,眼中满是期待:“朕已听闻西方国度有一种叫‘火车’的机械,以蒸汽为力,可载物载人。若能在我大秦境内铺设铁路,则国土如一,四海相通!此事,可有可行之策?”
工部尚书刘怀臣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启禀陛下,我大秦已经掌握了蒸汽技术的精髓,工匠们也已多次试验,现已能打造坚固而高效的火车头。若陛下允准,臣等愿在各地筹建铁路,贯通南北,连结西东,逐步推进,让整个大秦一日可达!”
李宪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好!自古舟车劳顿,路途艰辛。如今朕要你们火速铺设铁路,尽快贯通天下,为我大秦百姓带来便利。”
他转向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技师和科学家,“此事不仅局限于长安至边疆。朕要看到这铁轨遍布四海,纵贯南北,横连东西,令海外诸国也享此利,感朕大秦之恩泽。”
几位技师连连称是,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从长安开始,大秦的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工程分成数个阶段进行,首先贯通国内主要省份,将长安、洛阳、临安等大城市连接起来;随后延伸至更偏远的地区,直通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各地。
大秦的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保证铁路铺设的速度与质量,李宪还下令设立了多个专门负责铁路事务的部门,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同时,铁路沿线的军事保护和工地安全也被视为头等大事,确保工人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在这期间,各地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这一伟大的工程,对火车这种新奇之物赞叹不已。一辆辆蒸汽火车轰鸣而过,带着滚滚白烟,跨越山川河流,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资、人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秦帝国的各个角落。
数年后,铁路网络已初具规模。李宪亲自乘坐火车视察,同行的有各部大臣与技师们。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城镇,内心激动不已。
“真是大开眼界啊,陛下。”大臣刘怀臣感叹道,“昔日骑马跋涉数月的路程,如今竟只需数日便可到达!”
李宪微微一笑,转头问身旁的工程师,“这些铁路,将来若要继续向四方拓展,是否有改进之法?”
工程师恭敬地回答:“陛下,蒸汽火车虽有效率,但臣等正着手改良动力系统,力求速度更快、负重更强。未来火车将更加稳健、安全,届时,陛下可以巡游天下,瞬息而至。”
李宪满意地点头,“好!朕要四海九州皆在朕目光之内,百姓一日往来如履平地。”
大秦的铁路不仅让国内交通便利,更带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自长安而出的列车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东方珍品,跨越欧亚大陆,直抵欧洲。返程列车则载回了从欧洲、美洲各地采购的机械、矿物等资源。这条贯穿全球的铁路网,不仅连接了大秦,也让各地的文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
此时,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大秦的铁路系统,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业基础。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始终难以与大秦匹敌。各国君主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向李宪请教火车的建造技术,希望能得到大秦的支援,建立自己的铁路网络。
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大秦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无论是亚洲的沙漠,还是欧洲的山脉,抑或非洲的森林和美洲的草原,都留下了大秦铁轨的足迹。火车成了大秦帝国的象征,带动了人流、物流、商贸流动,将大秦的文明与技术传遍全球。
李宪欣慰地看着大秦的繁盛景象,内心激荡。他登上高台,面向文武百官,发出庄严的宣告:
“今日,四海皆通,一统之志已成。朕愿与万民共享此盛世,共同守护我大秦千秋之基业!”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大秦工业时代的辉煌成就从此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人类文明跨越新纪元的见证。大秦一统全球,科技鼎盛,成为真正的地球之主。
喜欢大乾六皇子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乾六皇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