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情有独钟 为教育呕心沥血
心怀叵测 谋诡计欲盖弥彰
蓉阳县城原有两所小学,都座落在西街。为了使东街的孩子读书方便,蓉阳县人民政府决定把座落在城东南角与顾家大院遥遥相望的天主教堂改建成一所小学——蓉东小学,全称为“蓉阳县东街人民小学”。
新组建的蓉阳人民政府现有干部五十六名,下设六个部委,周安瑞在人委文教科当科长。刚解放的蓉阳,百废待兴。文教这方面要做的工作是:建文化馆,修建电影院,组建黄梅戏剧团,恢复一所中学,兴建一所小学,普查县内文物古迹……
周安瑞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好在主抓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各项工作都能得以很好的落实。这新建小学的任务交给顾掬贤周安瑞还是很放心的了。
顾掬贤出面组织了一个三人筹备小组,由她领头;那两个小组成员,一位是顾掬贤儿时的启蒙老师李永祥,另一位是比她早三年毕业于南京女子师范学校——也算是顾掬贤的校友金晓燕。
安排金晓燕到筹备组,李永祥曾有异议,因为金晓燕是他儿子李成章的妻子。
顾掬贤劝慰她的老师李永祥:“李老师,金晓燕是南京女师毕业,就这样呆在家里不是太可惜了吗?将来学校建好了,李成章老师也可以调过来。干教育工作是全身心的奉献,并不是权利的享受啊!”
上边拨下来的经费仅够买教师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用品,改建用款基本是要筹备小组自己来募集的。
一九五O年二月底,顾掬贤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小组会议。她首先把要干的工作交待清楚:三月上旬以前所需的教师要落实到位,这项任务她就交给了自已的启蒙老师李永祥。顾掬贤深知自己的这位老师的事业心很强,并且深爱着教育事业。另一项任务是筹备课桌椅、讲桌、黑板、和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及一些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这项任务由顾掬贤和金晓燕办理。
任务明确以后,李永祥老师表态说:“掬贤,三月十日前我保证把所需老师的档案提供给你,由你与文教科审定,另外我尽可能地帮助筹备经费。”
对老师的积极主动精神顾掬贤很受鼓舞,并深表感激!
顾掬贤筹备款子的工作首先从自家开始,爸爸顾济民准备出一个教学班的桌椅,另外到本家亲属姨妹、老亲少友处又筹集到三个班的桌椅。金晓燕到东街两所小学借来了教师办公桌椅,借用这两所小学闲置的一些实验器皿和教学设备。顾掬贤还在东街几家较大、较富的商户等处筹集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仅仅用了七天,就全部到位了。考虑到资金比较充足,顾掬贤找工程人员对教室进行了整修,全部换上玻璃窗子,墙壁重新粉刷,又装修了男女教师宿舍,准备了教师小食堂,学生开水房等,这一切都在三月上旬全部完成了。
三月十日这天,顾掬贤与李永祥老师对十五名准备任用的教师档案进行审核后报到文教科,文教科第二天批复了十二名,另派了三名新毕业的师范学生到蓉东小学任教。一切安排就绪,三月十七日教职员工全部到校上班了。顾掬贤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宣布筹备工作已经结束。三月十八日,顾掬贤将筹备工作汇报总结送到了文教科长周安瑞的手上。
周安瑞被顾掬贤这么高的工作效率震惊了,当他送顾掬贤走出办公室,见左右无人时,开玩笑说:“掬贤,你看我像谁?”
顾掬贤颇感唐突,笑着说道:“你呀,左看是周安瑞,右看还是周安瑞,要说象谁吗?应该是象生你养你的爸爸妈妈吧!可我又没见过二位老人家。”
“没错,我是周安瑞,外貌上应该象我的爸爸妈妈,但我更象伯乐,慧眼识良驹的伯乐,就挑准了你这匹办教育的千里马。”周安瑞笑着继续说“掬贤,为了支持你未来老公的工作,这次你可是竭尽全力了,我可要好好谢你哟!”
顾掬贤却故意昂起头,双手向后一背,唱起了高调:“周科长大人,小女子我是在为这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工作啊,为新中国未来的希望而努力,请不要把我的觉悟看得那么低——就是为了你我之间的儿女私情!”
周安瑞满脸严肃的说:“顾掬贤同志,周某领教就是了。我也要向您学习,摒弃儿女之情的一己之私,全心全意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怎么着,你是要摒弃小女子吗?这可应了那句俗话了——拉完磨就杀驴呀!好了,我们还是公私兼顾吧,我也免遭被遗弃之苦了啊!”顾掬贤笑着说。
此刻的顾掬贤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充实。从她那明亮深邃的眼睛、挂在嘴角的甜美的笑靥,清晰的透出了对工作的风发意气,对生活的深情憧憬。
为了不影响这新建的蓉东小学按计划开学,县文教科及时批复了蓉东人民小学的领导:校长顾掬贤,副校长李永祥,其它领导班子成员待任命。至此蓉东人民小学的工作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